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2020-11-25任淑艳
任淑艳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耳鼻咽喉科的诊疗范畴,鼓室积液是其最重要的表现之一。通常,患有这种疾病的儿童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耳朵疼痛等症状。如果病后不能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会恶化为鼓膜扩大穿孔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失聪。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咽鼓管功能异常。由于咽鼓管通气不畅,内耳压力与外压存在较大的负压差。负压差会导致中耳黏膜水肿和充血,过高的压力会导致渗出形成积液,从而导致患者的听力异常、耳鸣和其他症状,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目前,该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桉柠蒎肠溶胶囊的应用可发挥抗菌作用,加速鼓室黏液排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听力恢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以抑制炎性反应,避免疾病的慢性转化,降低发生急性乳突炎的风险,缓解咽鼓管水肿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但临床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缺陷,因此相比之下,糖皮质激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胶囊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1]。本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糖皮质激素+桉柠蒎肠溶胶囊治疗,并从比较两组疾病疗效,气骨导差达到10 dB的时间、入院办理手续到出院总天数,治疗前后患者听力分贝、炎症指标,头晕、恶心等事件分析了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7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年龄为61~78岁,平均年龄(65.25±2.41)岁;男女分别为21例和14例;分泌性中耳炎病程3~13 d,平均病程(5.48±1.21)d;鼓室导抗图B型22例,C型13例;左耳21例,右耳14例。研究组患者年龄为62~78岁,平均年龄(65.10±2.02)岁;男女分别为22例和13例;分泌性中耳炎病程3~12 d,平均病程(5.44±1.24)d;鼓室导抗图B型22例,C型13例;左耳22例,右耳13例。经统计分析,对照组、研究组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每次给予醋酸泼尼松(国药准字H21020075,营口奥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片剂化学药品,规格为5 mg),每日服用30 mg,服用3 d之后,在第4天和第5天减少为每日20 mg,第6天和第7天每日10 mg,治疗7 d。
1.2.2 研究组 采取糖皮质激素+桉柠蒎肠溶胶囊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桉柠蒎肠溶胶囊(由北京九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401),每次服用0.3 g,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治疗7 d。
另外,两组每次均给予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雾化吸入,每次3喷,每日2次,治疗1周。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气骨导差达到10 dB的时间、入院办理手续到出院总天数,治疗前后患者听力分贝、炎症指标,以及头晕、恶心等事件。疗效评价:听力恢复正常,耳闷、耳胀、耳鸣等症状体征消失为显效;听力、耳闷、耳胀、耳鸣等改善50%以上为有效;上述症状无明显的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疗效和不良反应)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听力、CRP、IL-6等)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研究组患者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1例,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9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效15例,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有效6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无效9例,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无效0例。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
2.2 听力分贝、炎症指标 治疗前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听力分贝、炎症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听力分贝、炎症指标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改善的程度,P<0.05。见表1。治疗之前,对照组患者的听力、CRP、IL-6、IL-8分别是(34.13±6.32)dB、(13.20±0.52)mg/L、(162.22±16.23)pg/mL、(287.04±20.11)pg/mL;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听力、CRP、IL-6、IL-8分别是(18.68±4.61)dB、(6.12±0.41)mg/L、(112.21±2.71)pg/mL、(211.92±14.21)pg/mL。治疗之前,研究组患者的听力、CRP、IL-6、IL-8分别是(34.13±6.22)dB、(13.14±0.52)mg/L、(162.21±16.02)pg/mL、(287.22±20.01)pg/mL;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听力、CRP、IL-6、IL-8分别是(12.56±3.21)dB、(2.24±0.24)mg/L、(61.01±2.01)pg/mL、(160.11±6.18)pg/m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听力分贝、炎症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听力分贝、炎症指标比较()
2.3 气骨导差达到10 dB的时间、入院办理手续到出院总天数 研究组患者气骨导差达到10 dB的时间、入院办理手续到出院总天数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研究组气骨导差达到10 dB的时间、入院办理手续到出院总天数分别是(9.48±2.67)d和(14.48±2.25)d。对照组气骨导差达到10 dB的时间、入院办理手续到出院总天数分别是(13.28±2.66)d和(17.23±2.11)d。
2.4 头晕、恶心等事件 研究组和对照组头晕、恶心等事件相似,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食欲减退。研究组有1例患者有轻度恶心,1例呕吐。
3 讨 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中耳的非化脓性炎症,其特征在于传导性耳聋和鼓室积液[3-4]。分泌性中耳炎最常发生于冬季和春季。为避免听力损失或中耳粘连,有必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当疾病发生时,患者的咽鼓管压力较大,中耳区有负压,导致鼓室积液,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并且患者的听力可能会严重受伤,甚至出现永久性听力损失[5-7]。糖皮质激素可减轻咽鼓管黏膜的水肿,并实现抗炎和抗过敏作用,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桉柠蒎肠溶胶囊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具有优良的痰和镇咳作用、抗真菌作用。桉柠蒎肠溶胶囊的药理在于其具有稀释黏液的作用,可促进痰液排出,并可有效增强纤毛活动,恢复黏液纤毛清除系统的功能,打破炎性反应的恶性循环,重建中耳间隙防御系统,恢复咽鼓管功能[8-10]。本研究中,对照组对于朝阳市建平县医院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桉柠蒎肠溶胶囊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研究组听力分贝、炎症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听力分贝、炎症指标变化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气骨导差达到10 dB的时间、入院办理手续到出院总天数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头晕、恶心等事件相似,P>0.05。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桉柠蒎肠溶胶囊的应用,在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获得的成效好,对听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