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氟嘧啶与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

2020-11-25王作鑫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5期
关键词:卡培嘧啶控制率

王作鑫

(凤城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 丹东 118100)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的肿瘤,美国癌症协会报告称2016年仅在美国就有134490例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治疗结直肠癌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经静脉持续输注是其最佳的给药方式[2]。然而,持续静脉输注5-Fu需留置导尿管和输液泵,这通常会导致血栓的形成或发生感染。有研究指出,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60%,会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3]。目前临床口服的氟嘧啶类药物主要包括S-1和卡培他滨。S-1由替加福、5-氯-2,4-二氢嘧啶及草酸钾组成。5-氯-2,4-二氢嘧啶可通过增强5-Fu的活化来抑制二氢嘧啶脱氢酶(一种降解5-Fu的酶)。草酸钾降低肠毒性,抑制肠黏膜中5-Fu的活化[4]。卡培他滨能通过三步酶促级联反应优先在肿瘤组织中产生氟尿嘧啶,而转化为氟尿嘧啶的最后阶段是由胸苷磷酸化酶催化的,胸苷磷酸化酶在肿瘤中的活性明显强于健康组织[5]。有学者指出,口服氟嘧啶可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口服S-1或卡培他滨治疗与经静脉注射5-FU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纳入标准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凤城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其在住院期间选择的治疗药物分为试验组(98例)和对照组(52例)。纳入标准:①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腺癌;②年龄>18岁;③卡氏(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70%;④预期寿命≥3个月。所有患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试验组予以卡培他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023)口服,每日2次,每隔12 h服用1次,于饭后30 min内(早餐或晚餐)口服,每次口服剂量为1250 mg/m2,3周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2周后休息1周,间断给药。S-1以体表面积(BSA)依赖性剂量(BSA<1.25 m2,80 mg/d;1.25~1.50 m2,100 mg/d;≥1.50 m2,120 mg/d),每日口服2次,连续治疗14 d。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5-Fu 425 mg/m2,滴注时间为6~8 h,连续给药5 d,4周为1个治疗周期。对于有反应的患者和病情稳定的患者,治疗可延长至48周或更长时间,由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决定。所有患者在完成1个治疗周期后开始评估。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灶体积缩小至少30%且持续4周以上;疾病稳定(SD):肿瘤灶体积缩小不足30%或增大少于20%;疾病进展(PD):肿瘤灶体积增大至少20%或出现新的病灶。治疗有效率=(CR例数+PR例数)/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CR例数+PR例数+SD例数)/总例数×100%。②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包括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为从开始治疗到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持续时间。生存期为从开始治疗到任何死亡原因的持续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腹泻、恶心、呕吐、疲劳、手足综合征、厌食、口腔炎及神经病变等。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治疗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次要终点为包括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采用Kaplan Meier绘制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曲线。采用χ2或Fisher精确检验对分类变量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口服S-1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8.00%、70.00%,口服卡培他滨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0.83%和6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1.15%、69.2%。两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 口服S-1或卡培他滨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00、8.80个月,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10个月。口服S-1或卡培他滨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7.90、17.50个月,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8.3个月。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图1、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口服S-1与卡培他滨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4级腹泻、手足综合征及厌食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4级口腔炎、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见表3。

图1 试验组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图2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生存期比较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如今,5-Fu仍然是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对胃肠道肿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6]。经临床试验提示,静脉注射氟尿嘧啶可能是最佳的给药方式,但是反复静脉注射或持续输注通常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7]。口服氟嘧啶类药物是一种替代方法,其目的是实现长期使用药物,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本研究发现,两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口服氟嘧啶类药物与静脉注射5-FU有着相似的治疗效果和疾病控制率。唯一区别是两种治疗方式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同,其中口服氟嘧啶药物患者的3~4级腹泻、手足综合征及厌食症发生率比静脉注射5-FU的患者高,而静脉注射5-FU患者的3~4级口腔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氟嘧啶类药物的患者。至随访截止时间尚未发现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情况。

综上所述,口服氟嘧啶和经静脉输注5-Fu的治疗具有相同的反应和生存结果,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同。因此,可将口服氟嘧啶类药物作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替代方案。

猜你喜欢

卡培嘧啶控制率
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强化治疗研究进展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右美托嘧啶联合纳布啡用于脑膜瘤手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卡培他滨单药与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