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阑尾炎手术预后的影响研究
2020-11-25王福幸
王福幸
(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儿科疾病,由于大多患儿无法正常表述症状与腹痛部位,不能有效配合查体,极易出现误诊情况。目前,临床对该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由于患儿自制力差,加之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均较弱,为加快患儿的术后康复,有效的护理配合成为关键[1]。本文将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儿,观察对其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7月82例在本院行阑尾炎手术的患儿。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急性阑尾炎诊断;②均有手术指征。排除标准:①依从性较差;②患有其他疼痛性症状。将纳入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1.9)岁。试验组:男30例,女11例;平均年龄(6.6±1.7)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比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对其进行常规评估,并对其进行常规的饮食指导,术后对伤口与引流管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内容包括:(1)加强基础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均需要采取轻柔与无痛原则,降低对患儿的不良刺激,以便提升患儿的舒适度。告知家长定时对床单进行更换,并做好患儿的皮肤与口腔护理。(2)对人文内涵进行深化。将患儿作为中心,加强对患儿的尊重与陪伴;可使用儿童式的语言加强与患儿的交流沟通;为降低对患儿的不良刺激,需要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并确保所有的操作内容均集中完成,让患儿拥有正常的休息。在患儿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可指导患儿进行相应的娱乐活动。(3)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发挥家长的支持作用。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医院的环境有较大的陌生感,加之术后疼痛,会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有家长的陪伴与鼓励,则能够有效给予缓解。(4)为患儿康复积极创造条件。为确保患儿能够较快恢复,术后需限制患儿的饮食;为防止患儿发生肌肉僵硬等不适,需要对患儿予以良好的体位管理;为有效缓解患儿疼痛,可为其播放喜爱的音乐,转移其注意力;可指导家长相关的按摩方式,以便能够对患儿进行按摩护理。
1.3观察指标 禁食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期间的疼痛评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主要包括生活管理、患儿舒适度、治疗护理、病房管理、服务态度等方面,每项满分均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2.1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儿的禁食、卧床、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期间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儿家长在生活管理、患儿舒适度、治疗护理、病房管理、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两组禁食、卧床及住院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期间疼痛评分比较
表2 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将医院文化与护理管理工作进行紧密结合,以便能够有效的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使患者在获得良好康复效果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安慰与鼓励[2]。在本研究中,将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儿,内容包括加强基础护理、对人文内涵进行深化、获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为患儿康复积极创造条件等内容。结果显示,患儿的禁食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期间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
总之,将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儿,能有效减轻其疼痛,加快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