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管理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0-11-25严丽丽张荣书通讯作者吴春艳王艳
严丽丽 张荣书( 通讯作者) 吴春艳 王艳
(徐州医科大学淮安妇幼学院儿科 江苏 淮安 223002)
小儿住院期间,静脉输液治疗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静脉穿刺又是一种有创操作,是引起小儿疼痛的最主要原因[1],明显的疼痛感觉会引起小儿机体方面出现近期及远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生理反应,体内激素与代谢水平改变,食欲出现减退、认知行为方面的改变等[2]。儿科住院的患儿由于年龄小,心理、生理发育不成熟,患儿静脉输液时产生的穿刺痛会让患儿出现哭闹、烦躁、挣扎、恐惧等不良反应,对患儿生理、心理乃至大脑结构和功能都存在消极影响[3],同时由于小儿在治疗中的不配合,会导致护士穿刺成功率降低,为保证儿科病儿在静脉输液时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改善患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儿科在给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实施无痛管理是非常必要的[4-5]。本研究在儿科实施静脉输液无痛管理对减轻患儿静脉输液时的疼痛感觉及提高护士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具体做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病区2019 年5 月—12 月住院的病情较轻的患儿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其中观察组:男孩30 例,女孩20 例,平均3 ~10 岁;上呼吸道感染28 例、肺炎22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3 ~10 岁,上呼吸道感染25 例、肺炎25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价值。观察组患儿纳入的标准为:①既往对2.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无不良反应;②无严重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血管方面疾病;③家长自愿加入本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选择手背上的静脉完成输液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以常规的心理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儿在给以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无痛的管理模式,无痛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为:①首先在科室成立无痛模式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的主要成员由病区工作3年以上的骨干护士组成,护士长担任组长,护士长负责无痛穿刺技术方面的培训、指导,督促无痛穿刺工作的开展等;②无痛穿刺:具体的操作流程:执行护士在穿刺前向患儿家长说明使用药物的有效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由家长决定是否使用利多卡因乳膏,在静脉穿刺15 ~20min 前在患儿静脉穿刺皮肤区域使用2.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抹,剂量为1.0g/1cm2,静脉穿刺操作由本科室具有5 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护士完成;③患儿体位,家长与患儿尽量采用面对面的体位,避免患儿直视静脉穿刺过程;④做好监测,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护士要全程严密进行监测,加强患儿输液过程中的巡查工作,主要观察穿刺局部皮肤的温度、色泽,患儿静脉输液中的精神状态等情况,如患儿出现哭闹不止情况可先给予心理按抚,给予鼓励,拉拉患儿的小手等亲和举动,提高患儿对护士的信任度,输液过程中要根据患儿的病情调整好滴速,给患儿取舒适的体位,提高患儿输液过程中的舒适性。
1.3 指标观察
分析统计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时无哭闹或经安抚后能顺利接受静脉穿刺者均视为依从,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通过问卷调查家长的满意度(无痛管理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 分,≥96 分均视为满意);应用NRS 脸谱量法及分值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共计6 个面部表情及0 ~10 分:0 分,无痛;1 ~3 分,轻度疼痛;4 ~6 分,中度疼痛;7 ~10,重度疼痛。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统计结果
2.1 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执行静脉输液治疗时患儿的依从率、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长的满意度、患儿执行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治疗依从率、家长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儿对疼痛的程度及疼痛时行为的评分比较观察组患儿对疼痛的程度明显较对照组患儿轻且患儿的行为情绪方面评分、患儿出现哭闹的评分亦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及疼痛行为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及疼痛行为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疼痛总评分 哭闹评分 行为情绪评分观察组 50 1.2±0.8 1.4±0.3 1.8±0.3对照组 50 3.3±1.8 2.2±0.4 2.8±0.3 t 值 - 7.213 11.313 10.786 P 值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恐惧感,较剧烈的疼痛对小儿来说,不仅是一种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恐惧情绪。在临床上经常会有孩子在接受过静脉穿刺后就会表现出当再次看到医院大门、儿科病房就表现出抗拒、闹着要回家,看到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就害怕被打针;为此,护士在给患儿进行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要给予心理方面的有效干预,如多给予鼓励和安抚[6];行穿刺前15 ~20min 前护士选择适宜表层皮肤局部麻药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的涂抹在患儿手背皮肤穿刺点处,以达到确切降低局部疼痛的效果,我们使用的药物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5%利多卡因和2.5%丙胺卡因),是一种由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按重量l:1 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低共溶点乳膏,主要是通过阻滞神经的冲动而产生与传导所需的离子流来稳定神经细胞,从而产生局部的麻醉效果,此复方乳膏综合了利多卡因的起效快、丙胺卡因的维持时间长等特点,从而确保了局部的麻醉效果[7]。在临床应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对患儿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给入药物。在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穿刺时使用有利于减轻静脉穿刺时引起的疼痛感,改善了患儿因害怕疼痛出现的哭闹及不配合等行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士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便于营造和谐的护患氛围,提高了患儿静脉输液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儿科静脉输液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