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2020-11-25孟令娟
孟令娟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广东 深圳 518172)
当前全世界的儿童发生哮喘病的概率在提升。哮喘这种疾病容易复发而且病程比较长,如果进行长期治疗,需要花费较多的医疗费用,一方面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一方面会降低患儿生活质量。儿童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依从性难以保证,因此如何组织家庭进行管理和配合是当前保证患儿恢复健康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针对哮喘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的效果,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把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患儿分成28 例观察组和28 例对照组,对照组包括女患儿14 例,男患儿14 例,年龄5 ~9 岁。观察组包括男患儿13 例,女患儿15 例,年龄5 ~10 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观察组在这个前提下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满足需求。和家长及患儿构建护患关系,评估家长和患儿的心理、胜利状况,明确教师需求。结合患儿的个性化状况明确教育目标,并且引导家长和患儿,共同选择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帮助他们执行计划。实施规范化的哮喘防治知识讲解,满足患儿和家长的知识需求。设置咨询电话,并且给患儿发放护理服务卡,提供专业支持和心理辅导。可以邀请心理专家针对家长和患儿实施心理辅导,这样可以提供有效心理支持。(2)实施群组教育。针对患儿定期组织哮喘防治知识讲座。要求关于哮喘防治的心理辅导专家、护理专家进行讲解,可以联系校医、同学、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针对患儿实施哮喘知识讲解,并且重视激素治疗的教育,引导患儿和家长使用峰流速仪和气雾剂,并且记录哮喘情况。邀请有着良好治疗效果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交流,并且通过沟通和角色扮演,提升其他患儿的治疗信心。在随访流程中,收集关于哮喘的核心问题,通过归类和整理,组织专家进行讲解。可以安排哮喘冬令营和夏令营,让患儿及家人在参与之后相互了解病情,并且说出自己的感受。利用QQ 群等线上交流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患儿的问题。(3)提供社会支持。提供有效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组织和患儿关系密切的朋友、校医、老师等等参与哮喘护理管理。主动联系患儿在学校的老师,了解患儿在学校中的人际交往状况和学习情况,通过提供有效社会支持,可以协调患儿和亲友、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引导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校园活动和家务活动,进而体会成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体验,树立患儿的自信心。引导患儿发展兴趣爱好,以家庭为中心,分配哮喘护理的职责,避免在这个方面产生家庭冲突,可以提升家庭的凝聚力和患儿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
1.3 观察指标
在肺功能检测方面,利用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器进行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包括:25%FRF(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PEFR(用力呼气流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和资料使用SPSS12.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发现在25%FRF、FEV1、PEFR 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对比
2.2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有效值
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有效值,发现实验组的护理实际有效值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2.60%和66.68%,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比较(%)
3.结论
哮喘属于当前儿童比较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一些诱发因素可能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或者急性发作。当前缺乏有效治疗哮喘额方法,但是通过有效、规范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哮喘,显著提升患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哮喘需要长期进行针对性治疗,但是患儿的行为能力和管理意识不足,患儿很可能产生急性发作的情况,而且有着较高的住院率和急诊率[1]。
如果患儿的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中,可以帮助患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2]。在实际护理中,家庭属于提升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的关键。哮喘需要进行长期治疗管理,通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完善家长对于哮喘保健和防治的认识,提升控制哮喘发生的技巧[3]。当前一些家长存在对于哮喘的错误认识,对于医院的依赖性比较大,常常没有坚持治疗或者仅仅在患儿发病之后才到医院进行治疗,这不利于缩短病程和控制哮喘病情[4-5]。
综上,针对哮喘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在普及预防措施和雾化吸入治疗措施方面有着良好效果,这种护理模式充分认可和尊重家人在患儿哮喘控制中的作用和价值,应用价值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