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

2020-11-25郑钰珑王家利孙怡荟沈子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数码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政互联网+时代

郑钰珑 王家利 孙怡荟 沈子奥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前言

在“互联网+”的时代,高校的教育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来自于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丰富学生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的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中培养出符合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成为了高校当前发展中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相比以前更加丰富,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也更加方便快捷,给高校的思政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理念落后

高校开展的思政工作还存在着理念落后的现象,不能真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在部分高校,虽然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进行思政工作的落实开展,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并不能真正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服务”的原则,还是站在学校的立场上去开展工作,忽视了对学生的贴心服务,造成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的落后,不适应与高等院校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发展目标,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过程繁琐

在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工作方法还相对传统,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的不多。在开展思政工作中,教师会和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利用讲故事、举例子、打比方的形式引导教育学生,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威胁、恐吓等反向教育的形式开展工作,这种面对面的形式加重了双方之间的心理压力,也使思政工作开展的过程变得繁琐,并不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与作用发挥。

(三)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体系不全

在高校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并没有一个完整、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管,造成了高校的思政工作在开展中好与坏都没有一定的标准,怎么开展都是一种形式,一种摆设。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考评也没有健全的机制,好与坏都一样。长久的发展中,教师会容易产生拖沓、懒惰的心理,学生会产生不重视的态度,久而久之,造成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落后。

(四)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素质不高

在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自于信息化、虚拟化和网络依赖的工作挑战,要求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教师要具备更高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工作开展的要求。但是,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里,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现象,限制了工作的开展,更不能发挥出思政教育的作用。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方法

(一)转变落后观念,加强认识

在新的时代下,高校学生的思想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社会不良的观念、意识通过相对自由宽松的互联网环境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着影响,学生会因为自身的各种实际情况而形成不同的思想偏差和错误的观念意识,给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开展中,要注意新时代环境的影响作用,注意时代发展中“互联网+”的各种新技术使用,新信息的冲击,新环境的挑战,结合新形势下高校开展整体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要求,把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培养放在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强化高校对新信息、新技术、新环境的认识,转变观念,注重把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对学生思想素养、道德水平开展有效的教育。

(二)开拓丰富资源,简化过程

在“互联网+”时代,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开拓丰富的资源,简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要善于抓住机会,依托新技术的运用,寻找新的思政教育开展资源和方法,打破原有固化的思政工作方法,建立一套“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全新平台,开展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利用现在丰富的自媒体优势,将网络平台、手机平台和学生有机的结合起来,建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正确的思政文化活动,积极正面的宣传教育,引导鼓励学生全面的发展。对于错误的思想和观念进行深度分析,严肃打击,形成线上教育工作开展的“铜墙铁壁”,促进“互联网+”时代下,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加强监督管理,健全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要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建设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在“互联网+”的时代发展环境下,高校的各项教育工作都要有一定的体系制度保障,思政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只有体系健全,各种工作开展起来才更有保障,更有依据。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互联网环境的清肃整理,对存在问题的网站通过技术运用实行封杀,尽量隔绝错误思想的干扰影响作用。要将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一个完善的考评制度,对好的要大力表扬,积极推广,对差的要积极纠正,正确对待。对于实施思政教育的教师工作也要建立完善的考评标准,对能力强的、效果显著的教师要表彰,进行优秀经验的推广,在教师中间形成良好的氛围,积极主动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高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

(四)利用多种优势,提高素质

在“互联网+”的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整体队伍的素质水平。高效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使用各种新型的、先进的技术,掌握了解各种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对于网络语言使用熟练,网络技术运用精通,这样才能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无障碍、无失误。通过线上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制定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工作,提高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思政工作的开展质量。

三、结语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提高高校的思政工作主要可以通过转变认识、开拓资源、加强监管和提升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高效的思政工作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应该具有新的要求和标准,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才能更好的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思政互联网+时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