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2020-11-25蔡欣
蔡 欣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江苏 南京 210000)
1.生活教育理论的概述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应当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围绕生活而进行,同时教育又能改造生活,生活包含着教育的意义,凡是生活就有教育的可能,教育的目的在于生活。生活是一门学问,内涵丰富,要有意识的把生活化教育内容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
2.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概述
游戏是一种自主、愉悦、假想的社会性活动,幼儿通过游戏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随着角色游戏的开展,幼儿的经验得以丰富,于是在游戏中更体现主动性,与同伴之间有丰富的角色语言进行互动,能根据游戏情境大胆地表达、生动地表现自己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反映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得到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
3.“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3.1 重视创设生活情境,角色主题来源于幼儿生活。游戏情境以支持和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操作、交往、探索、表达等活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一方面要创设一个温馨、自由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创设生活情境,将游戏环境生活化。
例如,班级在确定角色游戏的主题之前,组织幼儿集体商量:你想要开什么店?幼儿会根据自己平时去过的店进行交流。有的幼儿想开烧烤店,有的想开电影院等等。以电影院为例,引导幼儿思考:电影院里有什么?在交流中得出电影院有卖票的工作人员、进门检票的工作人员、卖爆米花和饮料的工作人员、清洁工等。确立游戏主题之后,关于电影院的环境布置,包括爆米花机放在什么位置,客人坐在哪里观影等请幼儿商量,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把游戏和生活结合起来,顺应孩子的需要,使游戏活动成为孩子培养兴趣、表达情感、开拓创新的过程,从而获得有主动的学习。
3.2 收集废旧物品材料,挖掘可利用的有效资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制作活动。”看似没有用处的废旧材料有很大的可塑性,在有效的利用下可以转变为好玩的游戏材料。教师要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纸箱、塑料瓶、树叶等材料,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利用周围的有效资源。可以将塑料瓶做成娃娃,将一次性纸杯做成花等等。生活材料无处不在,幼儿在与这些材料的接触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真正做游戏的主人。
3.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累角色游戏素材。幼儿的游戏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幼儿生活经验的获取必定会提高他们的角色水平。因此,家长就要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多到社会生活中去体验、教师要多多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有效地帮助幼儿丰富社会生活经验,积累角色游戏的素材。
幼儿园可以调动社区、家长等资源,组织活动,带幼儿体验生活。例如“小鬼当家逛超市”的社会实践活动,幼儿每个人手拿十元钱去幼儿园旁边的超市选东西、买单。孩子们在逛超市的过程中既体验了顾客的乐趣,又了解了超市的构造和营业员的工作等。回来后幼儿纷纷想在角色游戏中开一个超市,还讨论出了货架、收银台、食品分区的摆放。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引导幼儿体验生活、获得经验,从而产生自发的游戏主题,在生活中积累游戏素材、在游戏中体验生活。
3.4 加强游戏内容过程的研讨,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我们经常会在游戏中捕捉一些孩子们有价值的创造性行为,及游戏中幼儿成功解决问题的事件,因此,在游戏交流的环节,请幼联系生活经验一起分享,相互交流这样可以不断地丰富游戏情节。如:小医院的医生如何应对一位骨折的病人,拍片、绑石膏,从百宝箱找到各种材料,来替代真实生活中用到的纱布。在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过程的交流,引导幼儿讲述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等,幼儿进行游戏经验的分享,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
教育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幼儿的角色游戏的主题、材料都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我们要探索游戏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幼儿为主体,让游戏成为幼儿主动创造、表现生活的过程,使其在角色游戏中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