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观察、学会聆听、学会介入
——浅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中教师个别指导策略

2020-11-25李艳玲

读与写 2020年25期
关键词:学会幼儿园情感

李艳玲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河安幼儿园 山东 东营 257000)

为了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过程的规范性,我国出台了大量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与指南,对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与分析,并强调了自主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幼儿园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会观察、学会聆听、学会介入,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提供更为有效的个别指导,并掌握良好的手段与技巧,全面推动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1.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基本概述

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为两个层次,分别为幼儿自身的游戏过程与教师的个别指导行为。

1.1 幼儿园自主游戏。幼儿园自主游戏是指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过程中,依照幼儿自身的兴趣与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动态活动,让幼儿拥有自主选择与自主参与的空间,最大声限度发挥幼儿自身对于游戏的主动性与情感,提高幼儿各项能力。

1.2 个别指导行为。个别指导行为是指幼儿园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过程,教师通过合理的手段与技巧,如:语言、动作、情感等方式,向幼儿传递相应的信息与建议,为其游戏过程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充分培养幼儿对于游戏自身的兴趣,提高幼儿对各项事物的理解能力。

2.当前幼儿自主游戏过程教师个别指导所存在的问题

2.1 班主任的任务意识过度。个别指导过程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工作,其对幼儿的影响可能在指导过程中无法得到体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会在自主探索与游戏过程中,对教师的指导内容有着较为充足的理解。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对于个别指导过程存在很大的困惑,指导过程中,幼儿没有理解教师的意图,进而导致教师技巧应用过度,过分参与到实际活动中,导致幼儿对自主游戏的兴趣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2.2 介入时机不够恰当。很多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没有进行正确处理,例如游戏中的可能存在的玩具争抢行为,很多教师只是单纯的去指责,而不是去教导与影响。另外教师的接入时机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没有给予幼儿足够的自我空间,亦或是没有及时制止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

2.3 介入身份存在问题。很多幼儿园教师对于自身的身份定位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也没有用心去观察与倾听,单纯以教师的身份去强行干扰幼儿的自主游戏过程,而幼儿就会对这一介入者带有很大的畏惧心理,长此以往,将会严重打击幼儿对游戏的参与热情。

3.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个别指导工作的改进手段与建议

3.1 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与身份。幼儿教师需要对自身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身份有着合理的定位,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成为参与者与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的秩序维护者。教师需要对幼儿的主体地位有着足够的认同,并从自身情感角度去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能动性。另外,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确保幼儿兴趣的满足程度,提高幼儿的游戏体验,在为每一位幼儿提供平等游戏参与机会的前提下,创设更为有效的游戏环境,并开展更为丰富的区域活动。教师是游戏材料的提供者,更是幼儿兴趣的激发者与引导者,同时教师也需要成为游戏的参与者与激励者,并不断与幼儿一起分享游戏中的快乐。

3.2 避免任务意识的存在。幼儿自主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身的引导过程有着合理的认知,活动对幼儿的改变是一个逐渐形成且缓慢的过程,教师需要保持在引导过程中的耐心与恒心,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个人兴趣,并合理引导其思维成长。为了避免任务意识的存在,教师需要将自身的身份摆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以满足幼儿兴趣为基础,不断提高自身引导手段的技巧性,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精神情感,进而建立正确的观念与能力。

3.3 教师需要学会观察游戏,并掌握合理的介入时机。幼儿教育过程不能单纯去呵斥与指责,这样的行为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的丧失,更是会严重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因此,观察与聆听,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要掌握的基础能力,只有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深入观察与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到幼儿自身的兴趣以及在游戏过程中的情感行为表现。因此,教师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形态,耐心观察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的一切行为,以及在活动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当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幼儿自身又如何去解决,活动与环境是否可真正激发幼儿的热情与兴趣。在了解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在合理的时机介入到活动中,在保持幼儿兴趣的同时,形成最为有效的指导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会聆听与观察,并掌握合理的介入手段与技巧,提高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兴趣与参与度,全面促进幼儿各项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学会幼儿园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爱幼儿园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学会分享
爱“上”幼儿园
学会分享
想念幼儿园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