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研究
2020-11-25周黎宏
周黎宏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关第三小学 甘肃 宕昌 748500)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各学科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新的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 对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辅助性作用认识不清。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地位认识不清,因此在教学中不管是否适合,在教学中不加选择、不分重点地大量使用教学相关的图像、视频等资料,其结果是没有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辅助教学作用。小学数学教学受时间所限,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而大量的视频和影像资料播放不仅没有发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反而占用了课时,甚至使学生对这种图片资料的堆砌产生厌倦心理。其原因在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定位不准确,使信息技术占据了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1.2 教师专注于信息技术能力而忽视教学基本能力。表现在教师对自身专业能力及教学素养重视不够,认为依靠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种观点导致教师不注重教学专业素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将重点放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而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忽视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教学立足之根本。导致他们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功能使用及提高自身信息技术专业技能方面,这种观点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化,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学习和掌握。
1.3 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及教学应用能力有欠缺。要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需要教师自身要对信息技术有良好的应用能力和准确认知,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好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才能制作出对学生有良好启发和促进理解的教学课件。如果教师自身缺乏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难以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2.信息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的应用:
2.1 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直观教学情境。数学作为一门有着较强抽象性和精密逻辑性的学科,对小学生的快速理解带来一定困难。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大优势在于具备集视听于一体的功能,通过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制作出形象直观、充满动感和富于趣味的课件,可以极大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降低他们对抽象数学概念及定理的理解难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课件制作,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作为教学导入。如,课堂教学前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学相关的视频等影像资料作为教学导入,调动起学生的探究好奇心,使其快速融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在教学问题方面,重点设置一些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路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较强探究性的问题,推进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点。同时,课件的制作要掌握将复杂内容简单化的原则,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点,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2 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受信息技术发达和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所限,使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更多地是照本宣科,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教学,难以丰富学生的信息量及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在先进的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拓展教学相关内容,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吸收和了解大量相关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2.3 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改变传统数学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借助新技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使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而展开,通过教学问题的导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综合能力。为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促进作用,需要教师不断吸取先进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素养,创新数学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小学课堂效率。
总之,信息化对于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提高自身教学专业素养的同时,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