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生活的课堂更有生命力
——浅谈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020-11-25李梦莹
李梦莹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先生指导我们: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笔者在一节英语阅读教学课中通过深挖文本,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设积极的阅读动机和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阅读教学中锻炼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A poem about seasons是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上Unit7 Seasons的阅读第一课时,这是一篇有关四季的优美诗歌,学生在阅读中会对四季的特点和天气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并具备基本的季节变化常识。学生通过细细品读诗歌的语言、意境以及韵律的美能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奇妙,从而引导他们热爱自然,发现美并表现美,珍惜美好生活和时间。
基于这样的认识,除了常规的知识目标之外,本人还设定了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读懂四节小诗,了解季节的变化;通过“对话型”及“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品质以及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日常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去。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感受四季的更迭以及四季循环的永不停息,明白时间和生命的珍贵;通过欣赏诗歌本身的美,从而更加珍爱自然;通过分析诗歌,让学生明白朴实的语言也能够赋予平常的事物以生命,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英语,体现英语学科的人文属性和育人价值。
为了达成上述设定的教学目标,本人采用了如下思路和教与学的策略。本课的主题是谈论季节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的季节所做的事情,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更丰富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以“欣赏美”为主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思考,并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每一个教学步骤后,都有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在阅读中激活思维,在思维碰撞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课一开始,教者让学生欣赏一首小诗,这样可以初步了解简单英语诗歌的基本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最重要的While-reading环节中,本人设计实施了如下教学活动:
1.Enjoythebeautifulrhymes.
a.Listen to the first part and find the rhymes.
b.Read the rest of the poem and find more rhymes.
c.Explore the rhyme schemes.
d.Think more: Why do we often use rhymes in poems?
(设计意图:找押韵,从而更深一步探索诗歌这一最大特点。八年级的学生对诗歌押韵并不陌生,这里带领他们初步领悟押韵的一些基本形式,引入新知识,让其对诗歌更感兴趣。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诗歌中为什么要使用押韵?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其实也是在为学生下节课作诗做好铺垫。)
2.Enjoythebeautifullanguage.
Show some pictures and lead the students to read and say, then have a further thinking about each writing style.
a.Simple language and short sentences.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图自己造句,然后给出诗歌中的句子,通过对比,让学生探索二者的不同,从而思考并习得简单的语言一样可以描述出自然之美,从而对自己更有自信,诗歌创作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
b.Exclamatory sentence
(设计意图:通过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对比,感受到感叹句的语气之强烈。通过欣赏另一首小诗,让学生更深一步感受到诗歌语言之美。在课堂进行一半的时候,以优美的音频呈现另一首耳熟能详的小诗,缓解学生前半节课的疲劳,提高了后半节课的听课效率。)
c.Personification
(设计意图:英语诗歌中同样存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在读中细细品味拟人的奇特效果。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明白拟人手法的优点是什么。)
3.Enjoythebeautifulimages.
Close your eyes, listen and think of the pictures that come into your mind.
What can you see in your mind? You can tell me anything you see.
(设计意图:在思索与探讨中发现诗歌的美之后,让学生静静地去感受这首诗的意境。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学生主体,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自然地会输出刚才所读到的语句,因其脑海中丰富的意境,学生还会创作自己更丰富的语言。)
在Post-reading环节,本人重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如何朗读诗歌,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朗读的方式进行,有分工,有规则,学生互帮互助,集思广益,给别的成员的朗读提出意见,合作整改,集体展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欣赏美诗、感受韵律的同时,感受诗人要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在学生的合作探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品质。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探究等方式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课后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实际表达和交流,为下一课时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课的最后只是让学生complete a short poem,而没有让学生write a poem,因为经过仅仅一节课的英语诗歌教学,就让学生去独立创作,这个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但是教学中,通过引领学生发现本首诗的特点之一,即语言简单明了,教者给了学生非常积极的心理暗示——It’s not difficult to write an English poem. We can use simple language to give life to common things. 这也是本首诗歌的寓意之一。
通常我们初中英语的阅读课内容多局限于语言、词汇、语法知识等,其实真正的阅读教学应该依托学科内容,注重挖掘文本的意义和内涵,教给学生语篇背后所要传达的寓意。本节课,本人着力于引导学生在文本意义、作者态度、语篇结构、语言特点与修辞方面进行探究。在讲述personification的修辞手法时,本人引导学生主动去概括、赏析并且思考。英语文化国家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国内主流修辞手法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教授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去合作讨论,从而促进自身语言和思维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文化思维。
本节课虽然篇章以四季为载体,但却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所以本人的落脚点是poem,而非seasons,上完之后,我对我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进行了反思。
本节课以诗导诗,迅速激活诗歌在学生中的现有印象;然后迅速进入主题,让学生在诗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四季的轮回;从美的视角上,引导学生对本首诗歌进行赏析,并引导其对诗中的遣词造句及诗人用意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提升。通过大量的参与性实践,让学生明白作诗也并非很难,朴实的语言也可以赋予普通的事物以生命,并鼓励其尝试创作。
通过一些活动的设计来引发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引导学生辨析(simple language but can show the beauty of nature)、分析(peosonification)、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Why is it put here?)等等,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教学设计中,真正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积极思考的成分少了点,我没有真正迈开步子,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还不够。学生应在真正阅读中,利用自身辨别收集信息的能力,既能突出围绕四季的主题,而且阅读兴趣浓厚,这是我期待的效果,但与实际效果有差距。
沿着本人设计的教学步骤,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流畅的。在拓展rhyme scheme环节,学生明显感受到了挑战,这里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地比较极致,且学生的讨论也是更加主动的。
“读中活动”是本节课的核心部分,也是本节阅读课的输入和理解环节。教者根据文本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灵活设置任务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性思维。但是在“think further”环节中,我的问题似乎有些简单,学生没有了“跳一跳才有果子吃”的感觉,也就是说,诗歌简单,可挖掘的部分就要适当增加难度,否则没有障碍的话,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的不会很好。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阅读的教学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我们英语阅读的素养不仅包括学生学习和运用所学语言及其它知识获取信息、建构意义、增长知识的能力,还包括通过阅读,发展跨文化理解、促进多元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积极态度和良好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多多给学生创设积极的阅读动机和环境,课下也可以多给学生提供积极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爱上阅读,促使其主动进行更多的英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