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2020-11-25王艳
王 艳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12)
1.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理论依据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教学情境应用能够达到一个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如果情境应用的不恰当反而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与教学目标相反的不良影响,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创设情境就需要充分根据以下几个因素:
1.1 语言的合理运用。因为处在小学阶段的多数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还没有完全达到很好的发展,而小学数学本身又是一门复杂又困难的学科,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中要用一种学生容易懂的语言方式来进行讲述,从而能够让更多学生能够觉得学习数学比较简单、充满数学乐趣。相反,若是用一些学生难以听懂的语言来进行讲述,会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更加不甘心愿意再去听、产生一种厌烦性的情绪。
1.2 有针对性的创设情境。教师在正确选择教学情境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选择一个贴近学生学习知识的生活情境,并且尽可能的做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不能因为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而进行选择。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数学情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自主学习力和兴趣,并且对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使得学生可以做到主动参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3 情境要新颖、形象、生动。选择的情境要尽可能的选择学生没有见过、但是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并且对于他们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2.创设请境的方式、方法
2.1 用矛盾法来创设情境。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学习,所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问,更好的掌握知识。新课程要求要以学生为主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在情境创设中采用产生矛盾的方法,使学生对于新知识和就知识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好奇心,提出问题并解决。
2.2 用故事来做情境。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小,还处于喜欢听故事的阶段,而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枯燥,所以用故事的方式来引入,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所以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讲授知识时适当的插入小故事,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对“情境创设”的思考
3.1 情境的创设要贴近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使学生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果教师的情境不贴切、不符合实际生活,就会引起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产生疑虑。所以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将所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可以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明白数学的有用性。
3.2 情境要根据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所以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选择。比如,我们是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情境创设,是为了活跃一下氛围,并且让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而有时因为游戏的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导致了游戏的时间过长,留给思考的时间短,又会导致学生对于游戏感到厌烦和教学目标无法完成的结果。
3.3 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到一个事物上。而且因为数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对于一些定理和性质只能死记硬背,这样反而会导致学生对数学更加的厌烦。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从而让学生能够开心的学习数学。
总结
数学是学生各个阶段学习中的重要学科,尤其是小学数学,它是学习数学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直接贴近生活的部分,所以引导小学生真正学好数学至关重要,所以创设情境教学的这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