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浅析

2020-11-25华国栋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一题多解一题逆向

华国栋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中心小学 广西 河池 547508)

“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中极为常见的情况,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解题思维、解题办法或者对问题的切入点不同,解题的过程、难易程度甚至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掌握“一题多解”的解题技能,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对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面对具体的题目的时候,学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寻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应用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也是学生学习起来相对难度比较大的一种题型。在应用题的学习思考和解答中,老师可以结合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思考,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比如说,一个班级中,学生总数是60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2,求这个班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这个题目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比较常见,解答起来也会比较简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全班同学种类分成三份,其中男生占了两份,女生占了一份,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就可以得出在这个班级中,男生人数为40人,女生人数为20人。老师还可以进行提问:这个题目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老师给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从其他的角度进行学习。这个题目还可以运用方程来解答,也就是把女生的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的人数则为2x,根据题目的要求列出算等式就可以得出x等于20,那么就是女生的人数为20,男生的人数为40,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在之后遇到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还可以尝试从其他的角度进行思考,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就是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倾向于不从常规的角度去思考,而是从相反的角度去进行思考。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具有比较广泛的运用,比如说学生在进行计算题的练习中,为了检验自己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就可以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进行验算。如,3+5=8,这个时候学生为了检验自己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就可以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用8减去3,看结果是否等于5,也可以用8减去5,看结果是否等于3,在乘除法的计算中,这种思维方式也同样适用。15÷3=5,学生为了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也可以用5×3,看是否等于15,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学生在对其他问题进行学習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引导他们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其他角度去思考。例如:在学习“倍的认识”之后,3的4倍是( ),2的6倍是( ),这是属于正向思维的训练方式, 一个数的3倍是12,这个数是( ),12是( )的( )倍,这两个都属于逆向思维的训练。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具体的题目出发,先从正向思维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再进行一定的变化,引导学生从逆向思维的方面去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除此之外,逆向思维能力在正负数的学习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去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有关内容。

3.设置未知数进行一题多解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落实和应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方程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是通过设置未知数的方式,通过设置未知数利用方程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很灵活,能够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完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后,有这样一道例题:已知一个三角形,其三边之比为2:3:5,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80厘米,求三角形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利用设未知数的方式来解决,即设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分别为2x、3x、5x,根据题意可列出2x+3x+5x=80,这样就能够轻松的解决这样的数学问题,当然除了这样的设置未知数,还有其他的设置未知数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利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结语

总之,运用“一题多解”学习方式进行习题的解答,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新知识的同时,及时的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更有利于我们举一反三能力的养成。所以在小学數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一题多变这一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利用,使其在对小学数学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有效作用,最终实现课堂的效性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一题多解一题逆向
逆向而行
发散思维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
逆向思维天地宽
例析初中数学的多解问题
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分析
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