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研究
2020-11-25黄偕茹
黄偕茹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五小学 广西 平果 5314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九年义务的基础,亦是学生塑造性格品质、培养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探索和实践班级管理模式,对小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个人道德、集体主义、合作探究以及创新实践等精神品质,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就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研究”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释!
1.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往往大包大揽。因为长期受到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班主任认为小学生年龄尚小,几乎没有能力承担学习之外的一切事务,所以,对于班级里所有的大事小情,都要做到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其实这种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久而久之还会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得不到任何参与实践的机会,就更不用说锻炼自我和提升自我了。第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管理的工作中,一味地专断独行,对于学生的管理就像是发布命令或是颁布圣旨一般,很少顾及到学生的感受。长期如此,就会给学生带来内心的压抑,进而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升,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而成为顺利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大障碍。第三,班主任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小学生天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个个都极富个性。但是很多时候,班主任往往采用“大一统”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其将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以上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锻炼和提升,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2.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模式
2.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管理,需要班主任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对学生实施科学的管理。小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其必然存在不同的性格特征、认知水平,我们要正确看待他们本身所存在的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如果我们对于所有学生都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既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会遏制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影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并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和平台,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例如,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但是其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班主任可以针对此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其一定的职务,鼓励其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既为班级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且该学生会在实践中,还会逐渐强化自身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在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了身心的和谐发展。
2.2 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自我管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班主任要让每个学生充分地认识做到自己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我们要学会当好自己的主人,鼓励大家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过程中,以主人翁的意识,做好班级管理和监督工作。这就首先要求学生学会管理自我。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发现和改进自身的不足,以及与他人的协调和沟通,来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荣誉感,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控能力。例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规划,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张贴在教室墙上,以此来警醒和鼓励自己。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首先让学生在自我肯定中体验成长和收获,然后通过改正和完善不足之处,而实现自身的飞跃。当每个学生都具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那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会变得轻而易举。
2.3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难免经常会出现一些叛逆的行为。作为班主任要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心和耐心,积极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主动地融入孩子们的世界,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在师生之间搭起一架沟通的桥梁,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大课间,听到班里的天文爱好者们,在聊有关“星球奥秘”的话题时,我们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老师也有同样的兴趣,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一定的动作语言,来进一步地亲近学生,如“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等。致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顺利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又一重要前提。
总而言之,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已经在教育领域达成了共识,并且正在如火如荼的实践中。作为班主任,要重视通过班级管理,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好的班风班貌,致力做好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为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