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2020-11-25郝静静
郝静静
(安徽省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京九路办事处申寨小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小学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忽视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影响了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改强调了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指出美术教学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利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来完善学生的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许多教师对小学美术欣赏存在着不全面的认识,认为欣赏教学就是单纯让学生看看美术作品,没能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教授学生绘画技巧,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影响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次,教师会在欣赏教学中拓展美术知识来调动学生的欣赏兴趣,丰富欣赏教学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挑选了超出学生认知的作品和知识,导致欣赏教学枯燥、沉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最后,有些教师运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开展欣赏教学,只是向学生传达了教师的欣赏观念,没能发散学生思维,为学生留出自主欣赏和思考的时间,缺乏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还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2.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2.1 利用信息技术,直观欣赏作品。美术欣赏需要学生用眼睛观察作品,用心体会作品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开展欣赏教学,才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深刻体会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探索欲望。大部分小学生还停留在想象思维的阶段,审美经验和创新意识不足,很难理解美术作品中抽象的创作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通过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开展欣赏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艺术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光影变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到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再为学生展示优秀的光影作品《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搭配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观察嘴贫中有着怎样的明暗变化,是如何用线条来表现敏感效果的。之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方法,通过画几何图形的方式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形体美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直观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
2.2 介绍文化背景,培养人文素养。新课改指出小学美术要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下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识。艺术作品都是在一定背景和情境中创作,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带领学生单纯欣赏祖品的绘画技巧,还要创设出相应的文化情境,加强学生对作品创作背景、创作条件和创作思路的了解,体现出美术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喜爱之情。例如在《美丽家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作品《开国大典》,为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时间以及作品的社会价值,使学生不仅掌握油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还能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如在《乘风破浪》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展示“辽宁舰”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辽宁舰”交接仪式的视频,再出示不同的传播图片、模型等,使学生了解到船的造型特点、结构、功能以及历史文化,以此来激发学生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在介绍文化情境的过程中既加强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也能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2.3 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维。艺术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开展小学美术欣赏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出良好的美术情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在《线的表现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园中寻找生活中的线,它们有着怎样的表现方式,从而加强学生对线条美感的特征和线条在生活中的艺术效果的体会,在亲身体验、了解和感受的过程中了解到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组合,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艺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效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正确认识欣赏教学,调动起学生对欣赏教学的参与兴趣和探索热情,在充分人文气息的情境下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利用生活中的艺术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