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2020-11-25梁祖灵兰州市高新区定远镇定远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圆柱体师生创设

○梁祖灵 兰州市高新区定远镇定远小学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入学时间较短、年龄较小,加之数学学习相对枯燥乏味,因而低年级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在综合考虑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特征的基础上,适时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一、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情境以生动有趣、色彩鲜艳的画面,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此外,还能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2.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他们的思维简单,语言表达往往也不完整。故而很多时候,教师和他们的沟通互动存在一定的障碍。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搭建了桥梁,拉近了师生距离的同时,提高了师生互动的频率,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次数,为教师了解学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信息,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大背景,很多数学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故而教学时,教师可以挖掘与所教授的内容相关的实际生活现象,并将之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并掌握知识。比如,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就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公交车始发站上了5个人,一站后又上了6个人,四站后下去了8个人,问现在公交车上有多少人?由于学生都有坐公交车的经验,所以他们很快列出了算式:5+6-8=3(人)。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好奇点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学习“乘法口诀”时,考虑到学生都喜欢做游戏的实际,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学生随意说出两个个位数并将二者相乘,教师说出答案。学生说了很多数字,教师都能一口说出正确答案。做完游戏后,学生对教师能够一口说出正确答案一事产生了较强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告诉学生是因为自己掌握了乘法口诀这一法宝。如此,学生就会对乘法口诀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之后的教学水到渠成。

3.从活动入手创设教学情境。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他们尤其不喜欢循规蹈矩地坐在桌子前听课。考虑到这一实际,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学“圆柱体”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在课下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形状的物品,如罐头、唇膏、笔筒、易拉罐等。上课后,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收集到的物品,在此基础上概括每个圆柱体物品的特点。之后,让学生根据每个圆柱体物品的特点将其分类,促使学生对圆柱体形成初步的认识。最后,教师对圆柱体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这一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地获取了知识,并且提升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利用适宜的话题创设情境。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不可忽略互动话题的选择。实践证明,利用适宜的话题创设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故而选择的话题,一要考虑到学生年龄小的特点,要简单易懂;二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有利于调动起学生互动的积极性;三要联系生活实际,尽量是学生生活中经历过或者从电视、网络上看到过的内容,保证学生有话可说,有互动的基础;四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教师要始终记得,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促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故而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实际的基础上,适时创设教学情境,同时还要把握教学情境的创设时机,真正发挥教学情境的功效,将教学效率的提升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圆柱体师生创设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找出圆柱体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