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性启蒙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0-11-25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幼儿园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幼儿的健康包括幼儿日常健康行为方面的内容和饮食营养两方面的内容。幼儿性启蒙教育问题,受到传统文化、性知识的匮乏、性教育技能欠缺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大多采取回避敷衍的态度,存在教育不当的问题,这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幼儿性启蒙教育不能再忽视,要以自然、科学、合理的原则,做到幼儿性启蒙教育从“回避”到“面对”,进而培养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新时代幼儿。
一、幼儿性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幼儿好奇心的回避,违背了性教育自然性原则。好奇心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人类的天性,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心。如,“我从哪里来?”“阿姨的肚子为什么会变大?”“我可以穿裙子吗?”等问题,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要么不作答,要么一句话带过,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都是幼儿性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幼儿自然成长的结果,教师应坦然解答。教师忽视或避而不答,大多是由于对幼儿性教育认识不足,对性卫生保健知识与性生理知识掌握不够。这样会对幼儿性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对幼儿日常性教育事件的忽视,违背了性教育适宜性原则。在整个童年时期,幼儿的性好奇与学习其他知识一样,只是单纯满足好奇心。幼儿教师大多忽视了生活中对幼儿性教育的契机,对幼儿性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分析研判,幼儿园对幼儿性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性教育技能欠缺,同时幼儿性教育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具有公开性,所以沟通更加困难。
3.对幼儿性教育的片面理解,违背了幼儿性教育科学性原则。一是幼儿教师自身对性知识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回答幼儿的疑问;二是对性教育内容不能全面把握,只是单一地传授性生理知识,性教育不仅仅涉及性生理,它还包括心理、道德等多方面教育内容。教师缺少性教育知识,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性是神秘而不可言传的,回避幼儿的性问题,甚至斥责幼儿,这样会导致幼儿对性认识出现偏差,对性产生排斥感、厌恶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幼儿教师性教育的策略
《幼儿园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要“保教并重”,“首位工作是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健康”。幼儿性教育将会成为幼儿健康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教师应比较全面地掌握幼儿性教育知识和技能。
1.提升幼儿教师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一是幼儿园管理者应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幼儿性教育理念,重视幼儿性教育和性教育方式,在幼儿园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努力为幼儿和教师创造科学的学习环境。二是作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认识性教育问题,引导幼儿共同探讨成长过程中关于性问题的疑惑,遵循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三是通过信息技术、读书等方法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正确的幼儿性教育知识和技能。
2.整合幼儿园教学活动资源,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幼儿园教学活动以游戏为基础,所以幼儿性教育活动可以在游戏中进行,如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把性别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中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角色扮演的游戏,女孩模仿妈妈、护士等的行为,男孩扮演爸爸的角色等,培养幼儿表现出与自身性别相符的行为。二是绘本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直观地了解生命的奥秘。利用绘本展现妈妈怀孕的周期、胎儿的形成和发育直到新生儿出生的过程。三是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帮助幼儿了解性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弱化幼儿的性好奇,引导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四是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性教育契机,在健康课中让幼儿明白如何保护自己,对幼儿及时准确地进行引导。无论选用哪种方式开展性教育,老师必须把握不同年龄时期幼儿的认知能力,做到适度、适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积极开展家园合作,协同共进。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幼儿园是家长、教师和社会的桥梁,起着纽带作用。幼儿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幼儿性教育方式,将教育效益最大化。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沟通和了解。如利用家长学校、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幼儿性教育知识,通过学习让家长正确认识性教育问题,正确引导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