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2020-11-25临洮县玉井镇朱家坪小学
○ 临洮县玉井镇朱家坪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紧迫感不断增强,除了在教学方式方法选用上进行不断创新外,教学中更是要融入一些新颖的理念和内容。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环保教育,可增强教育效果,语文学科教学具有的特点使得其能够成为环保教育的有效载体,但很多教师对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较为茫然,学科整合方面也做得不好。鉴于此,探寻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思考
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状况与目标出现了很大变化,教学层面更是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环保教育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但同时也对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常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也要看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特别是提升环保教育的实际有效性较为困难。一方面,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缺乏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的经验,也不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培养;另一当面,环保教育内容如何与常规语文教学衔接具有一定难度,机械性地进行环保教育很容易导致语文教学变得不伦不类;最后,口传心授地进行环保教育带有一定局限性,久而久之,环保教育也很容易流于形式。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也是值得思考的现实性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的具体策略
1.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环保理念灌输。小学语文教材中与环境相关的课文较为多样,这些课文实际上可以成为环保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可结合相关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灌输。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植树造林对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在《蓝色的树叶》一文中,教师可以对大自然的美进行解读,并引导学生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大自然的美;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教师可以进行小兴安岭自然资源讲解与美丽风貌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原始森林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保教育目标在于对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有效培养,学生环保理念得到较好提升后,其思想上便可以对环保产生更高的认同感。因此,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一些环保理念的灌输,让学生对什么是环保,以及环保的重要性形成深刻理解十分重要。
2.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形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保教育也可以同阅读、写作教学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将阅读与写作教学作为环保教育载体的做法也较为可行。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一定的与环保有关的材料,自行选取角度与题目进行写作。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也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形式,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也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环保教育的融合。
3.定期开展环保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定期开展环保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做法十分可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的环保教育带有明显局限性,教师可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可开展环保教育相关的辩论赛,设计具体的辩论题目让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交流、探讨与辩论,加深对环保教育的认识,并提升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在植树节、环保日等与环保相关的节日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在户外进行植树活动以及拾取垃圾等实践活动,在进行了环保教育相关教学实践活动后,让学生将感受写下来,以加深记忆,使学生明白,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人类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的急迫性。诸如捡垃圾、节水、植树等此类教学实践活动,实际上便是环保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教师也能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环保教育引导。
总而言之,小学学校与语文教师需要对语文教学中的环保教育问题给予更多关注,不断促进环保教育渗透程度的加深,将语文教学同环保教育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与环保教育结合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应不断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特别是开展语文与环保相融合的实践活动,并就实践过程状况进行评价,发现环保教育层面存在的不足,并对相关不足进行有效弥补,避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保教育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