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策略
2020-11-25王丽宁
王丽宁
(新疆博乐市小营盘中学 新疆 博乐 833400)
应用好信息技术是对每个一线教师提出的要求。要求教师从信息化教育理念出发,把握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通过信息课教学,搞好课堂教学、上机训练等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和钻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本人对初中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策略。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充分掌握各个软件教学的特点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一纲”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删掉一些过时的被淘汰的知识,添加一些相应的新知识,使所教授的知识更贴近现实应用,编写制定更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动态,而且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规范化,实用性。
2.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中自我筛选和设计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及自做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把握好新教材的教学宗旨,首先要吃透教材。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对课本中Word、Excel等十余个软件逐一操作,对使用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预见学生会出现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在讲课和上机中老师把教学要求和内容要点公布给学生,教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精解细讲,并作示范演示。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对每个软件按课本要求,只介绍主要功能,其余的放手由学生自主学习和上机实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指导。教师作业布置要灵活,学生们做的比书本或教师要求的更好,这就开发了学生潜能。作业的功能要由原来的教学生“学会”使用各个软件,变成学生会学、会探求各个软件中包含的各项功能,作业要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知识会更主动,兴趣会更浓,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断进步。
3.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水平、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只有面向学生的客观差异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促进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分层教学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增强每一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拔高层、基础层、达标层三个层次,在学习“加工图片素材”这节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而分别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如拔高层可以让学生学会“素描、清晰、抠图”三种处理方法,而基础层则可以学习“清晰、抠图”两种,达标层则学习“清晰”一种,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分层教学能让学生同时达到学习饱和,实现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学习。这样不但发挥了学生现有水平,也挖掘出了潜在的能力,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促进学生成才。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创新时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必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
例如:在讲画图软件进行绘画作品综合创作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并结合实际生活,大胆创造;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的重点工具如艺术字、矩形框、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的用法、填充颜色等演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及拓展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操作。同时,可以根据课堂提问、操作能力考核、作业表现情况,对于进步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退步的学生给予惩罚,达到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持教学的活性。
总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营造良好氛围,把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得学生“爱学,会用,勤操作”,保证学生上机操作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