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例谈
2020-11-25李艳华
李艳华
(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小王庄中心完全小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理念是课程实施的指明灯。没有了课程设计理念,就像孩子走路时迷失了方向。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代代求知学子,他们的学习时间不会再来,我们不能为探寻新理念、谋求新做法让我们的学生当这一过程的试验品或者研究对象。这个研究的时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学生的前途我们耽误不起,因此作为课程理念设计和定位理念的决策者,我们定当万分小心,精心规划和对比,深入了解每种数学课程理念的优劣,尽最大程度发挥出这些新理念的优势力量,不让小学生输在理念上,要让他们赢在数学学习的行动上,让学生们的数学课堂成为有活力、有魅力的互动活动。
1.要落实好数学课程设计理念的核心要素——主体性思维理念
落实主体性思维理念并不难,只要教师敢于放下、敢于留白给学生,让学生能在数学知识获取当中有足够的空间去摸索、去体验,学生定能总结出一定的数学规律,这一点哪怕是不全面、不准确或者是不很科学的,我们也要舍得给学生留出这样的留白,只要是在这之前教师的方法引导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摸索能力和合作技巧以及探究的方法和方向就会步入正轨,就会增加探究的准确率的规范性。这样的新理念新思维教学方式,我们要坚持下去,要给学生、给自己足够的信心、耐心。这些做法就是对主题性思维理念的具体落地体现。
例如,在完成“计算周长”的课程设计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组不是常规的长方形或者是其他图形,而是比较复杂的多边形,每个边也不全是一条直线,可有多个直角存在,但图形的对称性很明显,让学生对比周长的变化情况。教师拿出这样的题目并不给予学生任何提示或暗示,将解题的方法完全教给学生去摸索。学生在纸上或者是几何画板上进行多种方法的尝试,很快学生找到了问题的切入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样实施教学人人能做到,关键是我们的理念是不是跟得上,愿意不愿意自觉运用新思维。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的主体性定能落实到位,学生的数学素养想不提升都难。
2.要确定好解决数学问题的课程设计理念——过程性思维理念
学数学就是用来解决问题用的,这是数学课程理念的最终落脚点。我们每节数学课程设计都离不开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但很多的教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为了赶进度或者是不相信学生基本采用的都是自己讲、学生记。这种老套路依旧很普遍,我们定要呼吁那些教师,赶紧拿起过程性思维理念这个“法宝”,课上给学生们以理念的引领,放手让学生把控所要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问题思考、设计方案获取生活数学的经验,学到、用好最有价值的数学,这就是过程性理念的本真含义。
例如,在完成“乘除法”的课程设计之中,有这样的问题切入进来,在竖式型综合算式中填入合适的数,或者是给你一个很长的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式,根据已有信息补足所缺信息[将数字2、3、6填入适当的位置,使等式成立。( )×( )—2=( )],再或者给你几个综合算式的全过程,但中间有两个缺数的地方,请根据已知几个算式的特点填齐所缺内容。类似这样的问题教师千万不要再讲了,课上一定给学生自我思考与分享汇报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合作谈论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直至做出正确的答案。采用过程性思维理念设计这样的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数感能力。
3.要设计好数学大教育发展的课程模式——全局性思维理念
全局性思维是来自于大教育观的一个全新课程思维模式,就是我们在课程实施中,不能老是抓住某一个知识点不放开,死守着这个点进行详细的、反复的讲解和训练。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全局性思维就打不开,很难高质量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全局性思维就是要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找到与之相关或者是交叉关联的知识,即使不是数学上的知识,只要关联得上就要提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大局中形成高品质的数学分析能力。
例如,在完成“找规律”的复习课程设计之中,采用全局观念进行课程设计能将所有涉及到的找规律或者是搭配的问题融入其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本单元知识进行科学设计,运用导图中分支来体现每个知识点的骨架,通过下一级的分支关联更加丰富的信息,形成数学知识链。学生一看到这样的导图就能对有关找规律的知识进行全面性感知和认同,很好的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和自我解读课程的能力形成。
综述,数学课程设计中主体性思维理念、过程性思维理念、全局性思维理念三大理念的运用,能很好地解决我们在执教当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能让学生的学习活学活用、创新发展。为了更好地将这三大理念落实到位,我们将不断把理念的本真挖掘到位,放手给学生更多的自我锻炼的机会,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再是那样的艰辛,让学生的数学价值观得到最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