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探讨
2020-11-25徐良升
徐良升
(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1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1 高效化原则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覆盖面广,而且工期都比较长。虽然基本特点和施工要求无法改变,但是工期长短的控制还是很有必要的。高效化指的是整体效率,绿色建筑技术始终致力于特定区域内自然资源的整合,绿色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优化。应该根据整个建筑全面规划的设计要求想方设法进行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延长,同时综合考虑土地、水源、各类材料,例如建立水循环系统,深度规划土地后不断的增加建筑可用面积等。
1.2 地域性原则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虽存在着很大的经济差异,但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仍然相当关键。经济发展不统一、气候条件不可抗、地形地貌较复杂等,均会给建筑业的长远规划造成困扰。例如东部沿海地区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就有很大的区别,一些施工技术在某一地区适用,但不代表着它适用于全部地区。相关技术难以发挥支撑作用,建筑质量的提高和施工水平的提升阻力重重。新时期背景下,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整体规划过程中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实地调查,然后合理分配自然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更好的加强环境保护。例如大规模利用地区特有的可用材料,从而减少运输成本,有效控制污染加重。
1.3 协同发展原则
许多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多面性,我们站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绿色建筑的本质是一类重要的工程建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从生态角度来说,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相关对策的实施,有利于生态绿色系统的构建,潜移默化中满足人们和谐的、健康的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绿色设计更具协同性特点,就能为建设项目、生态保护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利的条件,一举数得。
2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
2.1 建筑规划技术结合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规划与设计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规划方面,需要首先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地质、水文、光线、通风、交通、绿化、配套、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进行考量,还要明确地下管线排布等问题,才能够为接下来的项目规划作参考。在基础性因素分析的前提下,在建筑规划与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减少建筑材料的不必要投入,将设计重点放在通风设计与环境设计当中。建筑布局应当按照坐北朝南、冬暖夏凉的环境要求来进行,在日照良好的情况下能够充分提高太阳光能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另外,在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还应当做好屋顶绿化、绿植墙等垂直绿化方式。
2.2 气候适应性结合
首先,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尽量考虑选用性价比高,低碳环保的施工材料,以便提升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更为有效地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其次,在设计中,需充分考虑绿色建筑技术所设计的内容,此项技术的应用并非无根源的想象,要求基于规范化实施,以实现能和绿色建筑技术充分有效的结合,提升与所在地气候的适应性,且在建造设计中需预先留出一定的设计时间,以保证建筑设计成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3 建筑形态与节能的结合
相对普通建筑而言,绿色建筑设计有着本质差异,就是采取量化分析法替代以往的感性认知法,以定量化分析结果作为设计依据。而建筑形态和节能设计具存在密切关系,所以在,形态设计上,不但要考虑人们的视觉享受,还应充分体现建筑的绿色和低碳特性。可通过计算模拟技术对设计方法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优化设计质量和效果。具体而言,对外墙屋面,主要注重隔热与保温两方面,其中屋面的隔热可采用通风、蓄水、植被及反射阳光等多种技术;保温方面则采用外保温、内保温、复合保温等技术。对于建筑节能照明设计上,可应用昼光照明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电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同时,采取变频技术来控制和减少空调系统的耗能。
2.4 采光与遮阳的结合
采光与遮阳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重视和不可或缺的内容,通常主要用于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上。为能满足绿色、低碳要求,白天不需用照明,对外墙设计,尽量选用环保型玻璃墙,并选用性能较好、稳定的大面积透光玻璃,能有效节能,可充分吸收和利用自然光照,且日光照射均匀,亮度合适。在照明设计上,首选用LED、感应探头、光纤等技术。
3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对于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不仅是低耗能、低污染,还旨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建筑师应顺应时代和社会需求,以人为本,将绿色建筑技术合理的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实现建筑的环保、节能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