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0-11-25易珍奎商连春
易珍奎 商连春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 重庆 402160)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在挽救无数生命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ADR[2],甚至严重的ADR,总结分析不良反应报告,是研究其发生、临床特征、防治措施的重要方法,是ADR 监测的重要内容。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5—2019 年收集、分析、评价后,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共计239例,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按性别与年龄分布
男性121 例,占50.6%,略高于女性。60 岁以上占43.9%,说明老年患者发生ADR 的概率较高。
2.2 既往过敏史
有明确的药品既往过敏史者9 例,占3.8%;均无家族过敏史者。
2.3 涉及药物种类分布
共涉及30 个品种,其中喹诺酮类居首位。具体见表1。
表1 发生ADR 的抗菌药物种类分布[3](n=239)
2.4 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包括皮肤、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其中以皮肤损害最多见。具体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n=239)
3.讨论
3.1 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略高于女性,但总体无明显差异。年龄以60 岁以上最多,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影响机体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且老年患者常需使用多种用药,易产生相互作用,同时就诊人群也以60 岁以上患者居多。因此,老年患者是发生ADR 的重要人群,用药应慎重,尽量减少联合用药,同时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护及合理用药指导,减少ADR 的发生[4]。
3.2 药品种类分布情况分析
喹诺酮类引起的ADR 居首位,主要为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因抗菌谱广、每日只需用药一次、无需做皮试等特点,在临床广泛应用,由其引发的ADR主要为皮肤过敏反应及胃肠道不适;其次是头孢菌素类,主要为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均为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对阳性菌抗菌作用强,广泛用于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由其引发的ADR 主要是皮肤过敏反应。因此,医院应加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管理,以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行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3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情况分析
由于皮肤反应患者易察觉,且不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使得ADR 报告以皮肤损坏最多见,占62.8%;其次为消化、循环系统等,循环系统ADR 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慌,这可能与患者输液速度过快致血容量迅速增加有关。而其他系统损害相对较隐匿,医患双方都不容易判断,因而造成上报率低[5]。
另外,有9 例患者既往有明确的抗菌药物过敏史,因此,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特别是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