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类型学到分类学: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体系重构”成果报告

2020-11-2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大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范式维度分类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后期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进程中,面对规模如此庞大,结构如此复杂的系统,我们越来越需要一个探索并简化这种复杂性的工具来更好地理解与认识高等教育系统。该研究拟从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入手,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开展高等学校分类研究,并回答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当前已有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案失灵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回答这一问题是为了从实践出发找到症结所在,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第二,为什么要进行高等学校分类?除了在理论上厘清诸多有关高等学校分类的模糊认识之外,该研究还初步构建一个包含分类范式、分类主体和分类方法在内的基于分类学范式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

由首都师范大学王楠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从类型学到分类学: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体系重构”(课题批准号:CFA140134),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日趋复杂,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也日趋多样,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人才观都由一元走向多元,高等学校出现了明显的类型分化和结构重组。从国际视角出发,通过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的方式来认识高等教育系统,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也早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选择和行动。对于我国而言,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后期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进程中,面对规模如此庞大、结构如此复杂的系统,我们越来越需要一个探索并简化这种复杂性的工具来更好地理解与认识高等教育系统。因此,尽快构建一个科学、可行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对于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之意义重大。

该研究拟从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入手,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开展高等学校分类研究,并回答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当前已有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案失灵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回答这一问题是为了从实践出发找到症结所在,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第二,为什么要进行高等学校分类?回答这一问题,是为了从理论层面出发真正厘清进行高等学校分类的目的及分类工具的功能边界,避免盲目放大和虚化构建高等学校分类体系的目标,而明确的目标是指导分类范式和方法选择的基础。第三,如何构建高等学校分类体系?要回答有关分类的问题,需要切实地建立一个可操作的分类体系。因此,除了在理论上厘清诸多有关高等学校分类的模糊认识之外,该研究还期望初步构建一个包含分类范式、分类主体和分类方法在内的基于分类学范式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

(二)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如下三种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法。该研究主要通过国内外学术期刊网站和图书馆资源库检索并查阅了关于高等学校分类、高等学校多样化发展等主题的大量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深入学习和系统梳理,拓宽了研究视野,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认识,为厘清该研究的逻辑、理顺研究思路打下了夯实基础,同时为该研究的设计与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借鉴。

第二,访谈法。该研究主要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在对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一些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该研究针高等学校分类中包括分类目的、分类范式等难点问题,设计了访谈提纲,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同欧洲高等学校分类项目组专家、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研究领域专家等进行了多次交流与沟通,通过访谈对高等学校分类中的理论难题进行了澄清,对现实困境进行了把握,也针对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获得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第三,案例法。该研究以美国“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和欧盟“欧洲高等学校分类”作为代表性案例。首先,从历史变迁的视角,细致梳理了“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在创建至今的几十年中,在分类维度、分类指标、分类方法上进行的变化与革新;其次,从搭建分类体系的流程与方法的视角,对欧洲高等学校分类由开发设计到实施应用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把握,在赴欧洲访学期间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案例研究为后续提出构建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体系的方法与策略提供了可借鉴的重要经验。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张,结构日趋复杂,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也日趋多样。我们急需一套科学可行的分类工具来探索和简化这种复杂性,进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系统发展概况,并引导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然而,从我国高校分类的实践来看,已有的分类方案大多遵循了类型学范式,普遍存在分层与分类混淆、多元主体参与有限,分类标准比较单一等问题,无法充分描述、呈现和强化高等学校多样化的类型特点。

第一,分类与分层界限模糊。从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实践来看,大多存在着分类与分层界限模糊的现象,甚至有时以分层取代了分类。比如,我国通过建设重点高校的方式对院校进行的分类,以及以往通过实施一系列高等学校建设工程对院校进行的分类,都人为地将高校在层次上划分为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这种分类强调了高等学校的层次高低,而未能很好地凸显院校的类型特色,反而加剧了院校在“声誉竞赛”和“资源竞赛”中的竞争,使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院校之间出现定位不清、特色不明等现象。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偏离了以合理的分类引导和促进院校有序且特色发展的初衷。

第二,利益主体参与有限。我国目前已有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分类方案都是由某一单一主体设计和实施的,普遍缺少多元利益相关者群体共同参与分类设计、表达分类诉求,进行价值协商共建的过程,也由此导致最终的分类结果往往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高等学校分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设计科学、合理、可行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案是为了通过分类,获得能够描述和比较院校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类结果,从而为院校自身发展、学生择校择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企业寻求产学研合作伙伴等提供丰富有效的参照信息。既然使用高等学校分类结果的“用户”包括上述诸方利益相关者,那么在最初设计和实施分类方案的过程中,就理应充分考虑和协调这些分类“用户”的诉求。

第三,过于偏重科研导向。目前我国已有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分类方案都集中于根据高校的科研职能进行分类,而忽视了高等学校的其他重要职能。这不免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多元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这样的目标导向和环境影响下,原本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将一致地模仿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路径,而这往往是以忽视高等学校的其他重要活动与职能(比如教学)为代价的。众所周知,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维职能,不同类型的院校不仅在肩负的职能上各有侧重,面对同一职能也承担不同的使命。因此,一维的、以科研水平作为主要依据的分类标准不仅无法体现院校职能分化的特点,并且有可能抑制院校的多样化发展。

(二)从同质到多样: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分析框架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在由关注规模转向关注质量,由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特点就是促进院校的多样性,从而形成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将高等学校分类方案置于院校多样化发展的分析框架之下,遵循“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强制走向自治、从模仿走向创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路径,利用高等学校的科学分类鼓励和引导院校的多元发展,进而凸显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和特色。

第一,从竞争走向合作。重新梳理过度强化竞争的分类方案,构建以合作理念为主线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我们需要通过分类帮助院校梳理自身的职能与使命,摒弃单向度的非输即赢、针锋相对的教育关系,强化不同类型的院校在不同维度的特色与优势,将教育置于协同共生的多项度视域之中,鼓励院校通过差异化与特色化发展来占据各自的生态位,并通过与其他院校的合作来实现和谐共生、共享共赢。

第二,从强制走向自治。摒弃带有强制色彩的分类方案和分类政策,构建自由、宽松、有利于院校自主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高等学校分类政策本身不应该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过多干预院校的类型分化,这有悖于分类的初衷。相反,高等学校分类应该是具有一定弹性与灵活度的描述性工具,它就像一个GPS 定位仪一样,在不同维度上对高校的类型特色和院校活动予以清晰的呈现和准确的定位,帮助高校了解自己在不同维度上的特点,发现自身的优势,找到其生态位,并允许高校自主地选择适合其发展的个性化路径。

第三,从模仿走向创新。重新梳理强化等级、导致院校相互模仿的分类方案,构建创新能力导向的分类体系。如前所述,如果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分类结果,高校一定会希望成为更高层次的院校,必然产生由于模仿而出现的“学术漂移”现象。我们应该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进行多维度的、非等级制的分类,在不同维度上定义优秀,强化不同类型院校在不同维度上的特色,鼓励院校设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并形成以创新为主线的高等教育生态。

第四,从封闭走向开放。尽量规避造成系统内循环、自封闭的分类方案,构建以多元、开放理念为核心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一方面,分类方案应该充分尊重和彰显不同类型高校的特色与价值,避免一维的、僵化的分类标准过度强化某些强势价值而削弱了系统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应该重视通过建立开放的渠道,允许各方利益群体平等地表达对于高等学校分类的诉求,并协调和兼顾多元诉求,形成动态开放、价值共建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

(三)高等学校分类的国际经验

从世界不同国家的经验来看,当前获得高等教育界公认的两个较为成功的、大规模应用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历史比较悠久的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相对年轻的欧洲高等学校分类都遵循了分类学范式,采用分面分类法构建了高等学校分面分类体系,从多个维度对高等学校进行类型划分,并将分类的权利交给用户,允许用户选择不同的维度与指标作为标准,通过分面组配的方式得到个性化的高等学校分类集合。这种全新的方法充分尊重和体现了分类标准的多维性、分类用户的参与性、分类方案的动态性、并提高了分类工具的针对性,有利于更好地比较高校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以此充分理解并强化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

第一,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于1971年在时任主席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的领导下,以“任务分类”理论为基础,对美国高等学校开展分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方案,将美国的高等学校分为博士学位授予机构、综合性学院、文理学院、两年制学院、专业学院和其他专门机构。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设计这一分类方案的初衷是将其做成能够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服务的研究辅助工具,更好地描绘美国高等学校的多样性特点,为更多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个人和组织提供帮助。这一分类方案及其结果唤起了人们对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多样性的关注,也为开展高等教育相关研究、制定政策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根据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实际发展和变化调整,先后在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推出了该分类方案的多个修订版本。2005 版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方案在保留传统的“基本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新增了五个与“基本分类”平行的、相对独立的子分类,包括:本科生教育分类、研究生教育分类、在校生特征分类、本科生概况分类以及学校规模和(住宿)安置分类,与传统的“基本分类”共同构成了“5+1”多维分类体系,各维度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保持平行。分类主体可以通过将不同维度下的分类指标进行组合得到分类结果,进而从多角度观测高等学校在系统中的定位及高校在不同方面的特点和特色。

第二,欧洲高等学校分类。欧盟委员会于2004年11月成立了专家组,开始着手对欧洲高等学校分类方案开展系统的研究。该项目由欧盟委员会立项并资助,由荷兰特文特大学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CHEPS,University of Twente)主持,并由德国大学校长联合会(The German Rectors Conference,HRK)等机构联合参与。项目组希望设计一种全新的分类工具,不同的用户通过使用这一工具及其中设计的若干透明指标实现对高等学校进行描述性的分组,比较不同类型的院校在学校发展愿景及院校活动方面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来充分认识和强化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怀抱这样的初衷,项目组采用分面分类法,通过理论研究、实证调查、个案研究、利益相关者互动等多个环节确立了包括教学情况、学生情况、研究活动、知识交换活动、地区参与、国际化导向在内的6个分类维度及其下的共计29 个指标,允许不同的分类用户利用可操作的、用户友好的在线分类工具选择不同的指标组配作为分类标准对院校进行多维分类,并得到个性化的分类结果。U-map 具有保证分类方案的科学性;选择分类方法的创新性;注重分类用户的参与性;强调分类方案的动态性;提高分类工具的针对性等优势与特色,值得我国在构建分类体系的过程中借鉴。

(四)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体系重构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范式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应将高等学校分类方案置于院校多样化发展的分析框架之下,遵循“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强制走向自治、从模仿走向创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路径,从高等学校分类的范式、主体与方法三个方面重新梳理和搭建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体系的基本架构。

第一,高等学校分类范式:从类型学到分类学。充分考虑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特点,完成由类型学到分类学的理论与实践转向,重构基于分类学范式的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现由“外控”走向“内生”的转型。上文的分析框架中强调,高等学校分类不应该是一个带有强制性的、强化院校等级的分类,而应该是一个充分尊重、肯定和鼓励院校多样性的描述性工具。它的作用不在于“外控”—规定院校的活动;而在于描述院校概况,展现高等教育系统的图景,提高系统清晰度,从而转向促进“内生”—协助院校清晰自身的定位、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理论框架和国际经验都将分类的逻辑起点指向分类学范式,其所具有的自主、灵活、动态、评价标准多元等特点,有利于描述院校之间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促进高校之间的分工、合作、创新与开放,从而间接引导高等教育系统朝着多样化的轨迹健康而有序地发展。

第二,高等学校分类主体:从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充分关照和尊重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于分类的诉求,由一元主体走向多元主体,并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价值共建。高等学校分类结果可以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提供大量的有效信息,教育管理者、学生、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共同组成了分类体系的利益相关者,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整合、采纳他们对于分类的需求及由此产生的对于分类设计的建议。换句话说,设计分类方案的过程本质上应该是利益相关者群体充分地表达各自的价值诉求,对分类的依据和方法进行沟通与协商、冲突与谈判、博弈与妥协,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因此,在构建高等学校分类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还要建立有利于多元主体价值共建的沟通渠道和协商机制,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安排,保证利益相关者群体能够切实参与到高等学校分类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构建以追求和体现多元价值为基础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

第三,高等学校分类方法:从一维分类到分面分类。运用分面分类法构建多维、灵活、动态、开放的高等学校分面分类体系。分面分类法(Faceted Taxonomy)是一种遵循分类学范式的、比较典型的描述性分类方法,其基本思想就是将高等学校的多维特征分解为相应的维度与指标,根据不同的分类目的,依赖相关的实证数据,选择不同的指标进行组合,将符合指标特征的高校挑选出来,从而实现对高等学校的分类,并以此对高等学校的各方面特点进行描述与呈现。在对规模庞大、职能多样的高等学校进行分类时,分面分类法具有多维、灵活、动态、开放等优势。高等学校分类与高等学校的类型发展应该是相互映射的,当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张,层次与类型不断多样,而分类标准却无法体现这种多样性的话,必然会对院校的多样发展造成限制。因此,静态的、单一维度的、简单列举式的分类方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我国对规模如此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院校分类的要求,而分面分类法的优势正好契合这一需求,并且有利于更好地描绘和强化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图景,同时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对分类的诉求。因此,我国可以尝试运用分面分类的方法来构建高等学校分面分类体系。在我国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这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猜你喜欢

范式维度分类
法治范式的沟通主义进路
——简评《中国法治的范式研究:沟通主义法范式及其实现》(郭金平)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