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班主任指导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2020-11-25江新
江 新
在以创新创造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经济时代,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和班级管理者,班主任也需要承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职责,以满足知识经济发展对本科生创新能力方面提出的要求。[1]同时,与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以及拔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导师不同,班主任更能够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给予学习方向和方法上的指引,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好基石。[2]但班主任如何去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本文将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迫在眉睫。首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明确要求。2010年国务院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现,是衡量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最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生命活力来源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是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班主任指导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一)树立创新意识的
1.建设班级创新文化氛围
创新意识的树立离不开班级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的建设。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积极性,让其自主制定有利于营造创新氛围的班级学习纪律、班风以及班训,并通过开展有关创新创造的主题班会,让本科生对创新创造活动引起关注,产生一种向往与期待,引导其为此不断努力。同时,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对于学生的创新活动或想法表示表扬和赞赏,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和展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3]此外,在专业知识的交流与探讨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本科生展开想象,仅对根本性的问题进行规范和纠正,让学生在正确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引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以身作则树立创新榜样
班主任以自己作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榜样,有利于学生在与班主任日常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受到班主任自身创新精神和参加创新活动热情的感染与熏陶,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模仿,萌发创新意识并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4][5]同时只有班主任自身积极参与创新课题和创新实践,才会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见解和恰当的方法,才能做好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重要工作。班主任为本科生树立创新榜样,使本科生对创新活动这一复杂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可视化和可操作化,创新活动就在身边,更易激发本科生创新的动力和信心。
3.尊重并引导学生个性正确发展
作为专业教师,班主任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观点,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灵活利用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已有的能力基础,促进其创新意识的萌发,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思想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并不是适用于每个人,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班主任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引导,这就需要班主任要积极主动与班级学生交流谈心。通过日常的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未来规划等基本情况,及时掌握新生的心理动态以及思想变化,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自我定位。
(二)奠定创新知识基础
1.引导转换学习方法
大学与高中的学习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主张学生积极主动、自由探索,并对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自我约束提出更高要求。老子曾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班主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当要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地去查找和学习知识。班主任也是专业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而且可以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新教学方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特点等情况,对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方向展开自主探索,在合作过程中找到自己合适担当的角色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为学生在以合作为特征的创新创造活动中展现自我奠定基础。[6]
2.鼓励阅读思考并积累知识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某领域的专业学习者,基本的要求应当是对专业知识的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其专业素养的体现,是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积累。有创新的想法,没有专业知识的依据,创新活动的开展是寸步难行。在班主任指导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学术讲座等,巩固学生所学,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拓展学生视野。[7][8]同时“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学习的知识,主动引导学生选修与专业相关度高、能提高专业技能、又能扩展知识的辅修课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旁听自己有兴趣专业的课程,积极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交流、探讨与学习,纠正错误,增强理解,积累知识,期待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3.鼓励观察学习如何开展创新活动
理论知识的储备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但对于创新活动开展的过程,本科生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知识。班主任鼓励学生参加老师们的课题组,亲身观察和参与老师们的科研课题,体验创新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观察和参与,班主任要引导本科生深入思考老师们开展创新活动这个过程,学习老师们是怎样将一个创新的想法,通过一步步的论证与检验,不断地改变与突破,转化为有效的实践成果,即学习怎样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自己的创新观点;同时要学习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踏实的实践精神。班主任尤其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创新活动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为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创新能力的提升
1.鼓励参加各类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法转化成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进步与提升的好时机。在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活动丰富的大学里,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将合理的创新想法和观点主动转化成实践,鼓励本科生去参加创新活动竞赛,比如说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让本科生真正体验创新活动的过程;鼓励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展开合作,碰撞出新的火花;联合其他老师,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进行方法和思想上的指导与监督。班主任要启发学生对创新实践深入思考,总结过程中的失败与收获,提升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积极鼓励班级学生参加专业实习,认真负责地完成学院安排的实习任务。更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自己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以锻炼和提升创新能力。
2.积极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领导力是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实质是班主任引领学生自主成长和引导自我专业成长的内动力。[9]创新活动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过程是坎坷且艰难的。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本科生会面临诸如不断失败、团队矛盾等问题,这对于自尊心高、身心不成熟的本科生来说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10]此类问题负面影响的不断积累,不仅不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开展心理辅导,引导学生疏解内心的苦闷与烦恼,帮助学生以更好地精神面貌去继续创新创造活动;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及灵活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创新实践中的难题,要积极乐观地对待失败与挫折,提高本科生对创新难题的应对能力,为更好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