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①
2020-11-25陈红琳
张 玮,陈红琳,徐 勇
2017年,为了满足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改革,教育部开启新工科建设,以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与创新性为中心,从引领新经济发展战略视角,加强与产业密切合作,注重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旨在打造高等教育新局面。
一、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学科专业调整时,由几个相同专业合并而成的,管理学科和土木工程学科交叉的一门应用型学科。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方面已取得一些经验,学科也有一定的专业特色,但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看,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区位的差异,对专业认识程度存在偏差、经济条件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使得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很多弊端。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够科学
经过调研,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以“学科平台课程”模式设置,学科平台课程包括“基础学科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个性化平台+实践实训平台”,这一模式的课程设置打破了传统课程模式零散无规律的局面,在教学中有一定优越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日渐突出:各种不同平台之间课程重复,相同课程内容在多个课程中多次出现,院校之间的专业特别不明显,虽然设置了一定学分的实验实训课程学分,但不能满足新工科提出的培养目标。
(二)工程管理专业实践实训保障不够
经过分析,现在我国所有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都设有实践实训模块,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有力的保障和监督,致使很多学校的实验实训没有取得应该有的教学效果,校内实践只是在机房练习,校外实践更多流于形式。很多学校虽然和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但是由于安全、实习成本等原因,工程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只是走马观花,学生很少能亲身实践,不能满足新工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三)工程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够科学
工程管理专业要求专业人才既要懂工程技术,又要具备管理素养,所以对于专业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很多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缺乏“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复合型师资,很多专业教师都是从毕业学校到工作学校,严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为了弥补这一明显缺陷,很多学校聘请了一定数量的工程实践的相关专家或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一线教学,但这些外聘兼职教师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经常是讲完课就离校,学生联系不上,教师几乎每个学期都会变动,造成教学活动缺乏有序性和稳定性,这样就造成了师资结构不能满足新工科提出的培养目标。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
相比以前,现在在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主动性不够,上课精力不够集中,沉迷于手机,缺乏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学校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实践创新平台,增加了选修学分,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大多处于应付,学习效果不理想。
专业教师因为自身的科研压力、教学任务以及配套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对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很多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高,目的也不够单纯,他们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不是对科研具有强烈且持续的兴趣,多是出于功利性或从众心理,这样导致在遇到困难时就会出现畏难情绪甚至直接放弃。教学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只有师生真正投入教学活动中才能培养出新工科人才。
二、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
新工科要求课程体系建设应在系统性、交叉性及应用性等方面有所突破。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过程中,应强化和校外企业的合作,邀请有经验的业界专家学者参与,充分调研企业对工程管理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课和实践实训课程结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构建校内校外联动机制,实践性强的课程、实操课程可以交由校外实践专业在校外工程项目现场授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打造建设产学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二)搭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全面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新工科工程管理人才协同培养,必须注重提升实践能力。通过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搭建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应注重结合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通过“3+1”模式或见习实习等模式,进而使学生密切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参与整个工程生命周期来有效完成在企业实训阶段的学习任务。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协调组织、沟通表达能力与国际化视野。
(三)多种渠道完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执行者,针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存在的问题,多种渠道完善专业教师队伍,根据“走出去锻炼+引进来传授”的原则,建设“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在校内,鼓励专业教师,脱产前往企业锻炼,培养专业教师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在校外,聘请一些企业内部工程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懂教学或人才培养规律的专家和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通过“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全面促进协同育人顺利实施。同时,倡导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通过学生专业实践成果的数量统计、设计或论文材料及质量评定、专业汇报和答辩、综合能力和素质评价等内容的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素养。
(四)引入创客文化,打造创客社团
创客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在实践中学”,基本内涵是创新,它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依托创客空间的平台,运用各种信息技术,综合多种学科知识,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与新工科的培养目标和宗旨一致。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过程中,引入创客文化,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工程训练,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强调“做中学”,将学生的实践纳入项目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包括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践基地,提供器械和软件资源,为学生打造“创客空间”,给学生实现“让想象落地”的平台。 从而培养学生关注工程问题的形成、重视具体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本文在新工科背景下,分析了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新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差距,从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及学生学风建设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革的措施,旨在为相关院校开展工程管理专业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