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探析

2020-11-25王振强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4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空间规划城乡

王振强

德州中城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我国城县规划正处在转型阶段,人口的不断膨胀导致目前土地空间利用受限,规划过程中的阻碍因素越来越多,给相关单位造成了极大的执行困难。当前的城乡规划需要充分结合原先基础进行新的发展,相关单位应加强土地空间定位发展意识,对新形势下的发展态势、地域经济等作全面判断分析。政策法律法规及低于经济价值趋向是导致不同地区城乡规划空间发展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如何充分结合实际现状,科学合理的利用现有资源,追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有关单位规划阶段的重要关注点。

1 城乡规划中的空间利用问题

1.1 土地资源利用欠缺合理性

土地资源由于人口密度的扩增而愈发减少,而土地资源作为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其有效利用有直接决定着规划质量,为此,土地资源两面性的协调是能否解决空间发展问题的重要环节。当前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土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中的耕地面积尤其明显,这便导致生产性用地难以适用地域经济发展需求量,同样,生活用地的减少造成了地域基建设施也难以匹配人们的生活需求,如居民住宅楼项目建设当中,即便有一定区域作为公共活动区间,但是考虑到居民数量,人均可使用面积仍旧难以达标,我国在这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更为明显[1]。

1.2 城乡规划土地空间发展也极容易对周围自然环境资源造成难以磨灭的影响

实际规划过程中,受限于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差异等,人口资源往往随着地区的不同而呈现极大地不同,我国东南部发达地区人口过剩,导致环境承受的压力极大,人居可利用环境资源量极低,除此之外,规划不均衡导致工业企业的分布较为集中,且往往表现为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模式,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并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相关部门在开展城乡道路规划时,未按照相关规划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也并未形成综合性地、可协调地规划成果,致使实际施工中建设性事物繁多且重复率较高,时常出现规划道路因客观环境制约而不得不移位或者取消等现象,从而导致规划成果与周围生态环境关系失衡,为后期其他项目建设留下隐患。

1.3 不同地域城乡规划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地域城乡规划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表现为参差不齐,且地域性保护也较为明显,这主要归因于如下两个因素,首先不同区域之间往往表现为相互竞争,且经济落后地区由于人才、资金的流失而规划水平下降;其次是不同地区中城市发展规划效果不良的,则会被相互竞争而落下,最终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受滞,这在经济效益差别极大的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其中,地方保护主要为了防止本区域的社会资源往外流失,而采取了政策性维护手段,这也促进了地域差异性的增大[2]。

2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对空间问题发展的策略探析

2.1 空间发展方向分析

由于任何不合理的发展方向最终必然会限制城乡规划的发展趋势,从而直接造成城乡竞争力及经济体系的进步受到约束。而当前,全球经济逐渐向一体化发展,因此在此过程中所呈现的规划工作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突破传统规划形式的束缚,深化自身发展方向改革,与时代发展相结合重新建立一个具备战略意义的空间发展体制。另一方面,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也要能够充分结合其自身发展中的各个不同特色的环节,唯有如此方能彰显其执行中极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且最大程度扩展地域功能。

2.2 严格落实城乡规划战略性空间资源布局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对于城乡规划管理的实际执行者,其站位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体城乡规划工作的前景,也是城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社会效益得到提升等方面的直接引导者。因此区域的城乡规划空间发展能否实现合理布局不仅能够决定城乡规划整体发展方向能否顺利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总体城乡的经济效益,并直接致使国内生产总值GDP 得以有效提升。故而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切实把城乡规划战略性空间资源布局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置于首要地位。

2.3 建立并完善城乡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作为城乡规划的主要归口管理部门,必须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并且实现最大化的提升城乡规划需求目标,从而达到为日后城乡科学、有序建设提供发展空间。此外,城乡规划在确保自我发展的同时,须不忘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使命,要明确建立一个最佳的城乡发展结构模式,从而实现促进城乡规划事业的发展以及提升经济效益的总体目标[3]。

2.4 工作重心从空间形态研究转向空间边界划定

对空间形态的研究一直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在城乡规划的传统成果中,有大量关于空间形态与结构的结论,如轴带、网络、中心等等,并成为决定其他相关内容的关键。而从空间规划的要求看,未来的工作重心将放在各类空间用途管制与边界的划定上,尤其是对三线即基本农田范围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缜开发边界的划定和细化将成为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因此,从规划编制的视角看,城乡规划自身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空间规划体系。然而在调整的过程,笔者认为城乡规划既要努力适应变化。

3 结语

总而言之,城乡规划面临空间规划体系重构所带来的重大挑战,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但城乡规划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技术、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要在调整中有所坚持,更好地引领、支撑与服务于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空间规划城乡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再认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城乡涌动创业潮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