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

2020-11-25张晓梅武威市凉州区东关民族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共育家校

○张晓梅 武威市凉州区东关民族小学

教育的真正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当前,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任性、过度依赖、缺乏宽容、攀比、怕吃苦、无责任心等。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家庭、学校、社会应积极探索合作共育,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根本保障,而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更是举足轻重。

一、家校共育备受关注

家校共育就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朝着健康、积极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就不断将家庭教育和家校合育理念融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之中。《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近年来,全国两会上关于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也备受关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可见,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配合,相互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配合已成为广泛共识。

二、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或“非常焦虑”。而90%以上的班主任认为当前家校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的教育寄托在老师身上,可见,必须要充分认识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

学校的教育不能没有家长的配合,家庭才是一个人学习做人做事的重要源头。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永远替代不了家长的作用。父母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态度,都会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孩子,从做人的品德到做事的方式,时间长了就会内化成性格和习惯,伴随孩子一生。

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和学校最佳的状态或关系应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配合家长,老师与家长共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可以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家长和老师成为合作伙伴,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结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的力量,帮助他成长。

三、实现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

1.开好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和家长面对面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学校应该根据教育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一种是开学时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本学期情况,计划举行的活动,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明确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等,取得家长的理解和认可,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参与。第二种可以是针对普遍存在和频繁出现的问题而专门召开家长会。例如,孩子的学习习惯方面,遵守纪律方面,具体到孩子带手机上学等问题,就以上方面与家长进行探讨,交流看法,达成共识,从而在教育上齐抓共管,促进家校共育局面的形成。

2.搞好教学开放日活动。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我们会请家长参加教学开放日活动。家长在参与教学活动、帮助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同时,也分享了教师的教育经验,体验了教师的管理方法,实际上也是教师间接向家长传递了教育经验。活动中,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表现和反应,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也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吸引家长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从而为更好实现家校共育打下基础,促进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

3.做好家委会工作。为了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学校教育,各班推选3-4位热心教育、有一定教育经验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参与班级的管理和活动,积极献计献策,推动班级教学计划和活动更好地完成,共同创设适宜孩子发展的教育环境。同时,家委会也会对学校的管理、教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促使学校、老师能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

4.建立微信群。每个班级都有钉钉家校群和微信群,教师可以在家校群里就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指导,家长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方法;教师可以便捷地了解到每个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家长也可以了解自家孩子的在校的表现状况。可以群聊一些共同话题,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和现象进行私聊,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片沃土,需要教师去开发。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尤为重要,只有家校共育,密切合作,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共育家校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