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基于BIM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2020-11-25张小涛李晨波米保全郭建明武承文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实训室课程体系

张小涛,李晨波,米保全,郭建明,武承文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0 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建筑项目三维模型的代表之一,将工程建设要素等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多元、有序、完整的集成,由此使工程要素的数字化表述成为可能,完成了工程造价过程的信息传递、信息共享等长远目标。《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BIM技术在建筑企业信息化、行业监管信息化、行业监管与服务信息化等信息网络布局中居于非常核心的地位。由于市场对于BIM技能工程人才需求量大,将BIM快递融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培养出具有现代信息化发展潜能的新型工程造价人才,是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 “互联网+教育”相关概述

1.1 “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这一概念于2012年由易观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于扬提出,之后迅速被党中央决策层所接纳,成了高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习近平指出该理论在教育领域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和现实价值。

1.2 “互联网+教育”的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较为明确地提出要充分迎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移动、信息化、个性化教学模式逐渐开启。

2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基于BIM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2.1 工程计量工作的基础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未来就业趋势以工程量为单位进行计算,而工程造价专业的未来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行业发展进程中工程量工作不可或缺,在参建单位和企业建模、模型属性定义和编辑时可以自动生成。迄今为止,国内具有多款造价计量软件,都属于三维建模,但由于造价行业尚没有真正步入BIM时代,计量软件是造价设计者设计出来,与参建方没有交流的机会,因此得不到广泛推行和认可[1]。并且不同的软件具有相互不兼容、不通用的特点,因此不能广泛付诸应用。造价工程计量向建模方向转化,对于各种软件的学习与操作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因此软件基本操作理论和技能成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课程。

2.2 全寿命造价控制的构建核心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创新,在国内业内应用非常广泛,已逐步实现造价工作与全寿命造价控制技术的深度衔接和融合。

在决策程序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项目BIM信息模型同历史大数据进行比对,这样会使决策更加精准到位;在设计程序开启时,可以引入BIM技术对工程量造价来进行计算,达到限额设计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在招标投标阶段,BIM模型可以制作成统一工程量清单,使造价双方不平衡报价对抗成为可能;施工程序实施中BIM技术会把不同的成本信息传播到工作平台上,实现精细化对比目标;运维程序开启时,由物业来进行管理并记录,为事后数据反馈工作做出贡献[2]。

预计未来的工程项目全寿命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从业者发展的主要方向,全寿命造价控制相关课程就成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主要课程结构体系。

2.3 跨专业综合应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BIM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单机专业技能向云平台全专业共建模方向转化,使建筑、装修、电气、暖通等各种专业知识碰撞和交流,从而利于实现专业问题的协调统一。由于工作进度长、岗位分工繁多、参建单位比例大,使得多个单位分工合作成为可能,由各个不同部门共同负责模型及编辑任务,有些特殊时期需要参建者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信息应用的最大化。由此可见,未来造价工作者不仅要具有现代化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非常高超的BIM技能,比如市场运营知识、土建类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等跨专业领域的综合知识,因此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已经成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必选项目。

3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基于BIM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实践路径

3.1 基于BIM的实训室建设

在基于BIM的高职工程造价课程体系重构过程中,实训室建设是课程顺利开展的核心内容。实训室建设要实现“互联网+教育”传统实训室升级的专业化目标。基于“互联网+教育”实训室建设项目不仅包括软件系统设置和机房建设,而且还包括跨专业综合管理应用技术、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技能等多种内容,实训设计项目涵盖:BIM造价软件、BIM建模软件、招标软件、投标系统、建筑实体模型等内容;实训室选择设计项目有:BIM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现场连线、计算机软件应用、VR综合体验等[3]。

3.2 基于BIM的教学资源构建

基于BIM的教学资源构建迎合了现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设计的需求,彰显出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充分吸引了高校、企业之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丰富多态、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庞大的教学资源库。从资源展示形式的不同性质出发,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媒体类资源:涵盖文本、动画、图片、音频、视频、广播等内容。

互动性资源:涵盖测试题、问答题、职业资格考试资源库等内容。

应用型资源:涵盖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演示操作等项目。

这些教育资源的构建可以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将资源上传到云班课中, 是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最佳辅助模式。

3.3 基于BIM的混合式教学

在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重构的漫长历程中,混合式教学在这个背景下拥有举世瞩目的重要地位。BIM技术凭借着“互联网+教育”技术手段,具有BIM+GIS、BIM+VR、BIM+云计算、BIM+3D打印、BIM+物联网等多种功能,高校职业教育课程活动引入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BIM自动生成的工程虚拟建造、工程项目模型、工程综合管理、工程优化比较等跨专业多功能的教学资源,同“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技术模式如移动平台、虚拟交互、仿真软件、网络课程等发生了较为科学的衔接,借助专业教师在团队中的领头作用,以不同项目或者任务目标为载体,最终打造成一流的“互联网+教育”的混合式教学目标,使课程体系重构成为可能,推进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快速完成。

3.4 基于BIM的全过程评价

BIM可以凭借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模式在工程设计方案、工程现场实际指导方案、工程操作实践中发挥作用,通过科技管理评价手段的构建,达到监测、管理、生产等任务和目标。在工程造价课程评价过程渗入BIM技术,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建筑信息模型展开集成,可以使考核评价结果更加科学、真实、客观、准确;与此同时,凭借“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丰富的教学平台,对于各项程序和项目进行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实现全过程考核评价的信息化、动态化[4]。

4 结语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技术时代,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同样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如何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优势在BIM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中,改变教学模式以及课程系统考核模式,最大限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摆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实训室课程体系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