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2020-11-25张志
张 志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吉林 长春 130114)
0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和教育改革双重影响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互联网与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面对这种基础差异化严重的学生群体,教学难度显著上升,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对学生全面发展造成阻碍。
1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
1.1 打破传统教学时空限制
大学计算机基础传统教学模式由课堂理论教学和机房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学习地点较为固定,学生无法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向教师请教问题也仅能在课后和教师办公室中,学生在学校公共机房练习计算机实践操作时,一旦出现实践操作难点,无法及时联系到教师,只能在下次上课时向教师请教,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效率[1]。“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均在社会普及,学生在宿舍中便可使用电脑练习计算机实践操作,即使出现困惑,也可通过拨打电话或视频聊天的方式,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从而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此外学生还可通过学校官网的网课系统中查找计算机基础教学视频资源,在线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使得计算机教学不再受时空限制,提升学习效率[2]。
1.2 为破解新难题提供思路
大学以往设置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多以办公软件使用等基础知识为主,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的考试内容通常以专业系统性知识为主,而大学设置的教学内容根本满足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难以通过考试。受“互联网+”时代影响,多数大学为保证学生能够顺利通过二级考试,适当拓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增加C++、Java等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和Visual Foxpro、Access等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学,既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知识内容,丰富知识面,也为学生破解新难题提供了更多思路,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专业考试。
1.3 提高大学计算机教学水平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司竞争更加激烈,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才能获得互联网公司的认可,同时非互联网公司为提升企业实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也在不断引入互联网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从而需要更多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拥有较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优秀人才[3]。为此各类大学积极组建高素质计算机基础教学队伍,全面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将自身价值完全展现出来。
2 互联网+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
2.1 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
“互联网+”时代影响下,虽然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教学模式依然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先理论后实践为主要步骤,理论教学完全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多处于被动状态,导致计算机基础理论课堂经常呈现出一种“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学生跟着做什么”的状态,几乎不需要学生思考,仅需要学生将知识点记好;实践教学先由教师通过主机向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在由学生按照演示独自进行操作,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思想固化,仅能记住教师的操作方法,从而不利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4]。
2.2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
传统教学为单方面主体教学,课堂中缺乏师生互动交流,特别是教学内容较多时,教师为加快进度,未能顾及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点,降低教学质量。另外,缺乏师生互动也会导致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和沉闷,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影响学习效率[5]。
2.3 考核管理缺乏科学性
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大学依然传统的学科考核管理机制,由70%期末考试成绩与30%平时表现成绩组成。对不同层次学生而言,统一的教学考核制度非但不能将学生计算机整体能力展现出来,还有可能导致许多不同层次学生受考试成绩影响,无法通过期末考试,导致学生需要进行补考,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互联网+”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对策
3.1 合理创新,增加新型教学方法
学校需应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符合学校特色、适应学生特点的新型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为保证新型教学方法有效应用,学校应组织教师参与新型教学模式教育培训,改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创新意识,确保每位教师均能熟练应用新型教学方法,从而将新型教学方法的作用与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实现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3.2 增加互动,拉近师生之间关系
在新型教学方法中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例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经典案例,教师随机选择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独立解决经典案例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由其他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最终教师由对问题进行总结,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同时还能让计算机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3.3 科学安排,优化考核管理机制
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性和学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机制,对于计算机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需求较高的专业,可以适当提高期末考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比例,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可将期末考试成绩占比提升至75%~85%,促使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语言类专业学生,可将平时成绩占比提升至35%~45%,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参与学习。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需求不断升高,各类大学需顺应时代需求,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从而实现大学生全面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