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低段口语交际教学“三策略”
2020-11-25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而且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这项内容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立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如何才能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这也是当前一线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借助“交际小贴士”,确定交际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也就是所有教学活动应当紧扣的核心所在,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板块特别增加了“交际小贴士”,为教学目标的明确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交际小贴士”大多以直接的方式呈现交际目标,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据此对目标要点进行提炼。
例如,在教学“我说你做”时,由于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口语交际,所以必须使他们明确具体的交际目标。根据贴士中的要求,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认真观察插图,获得丰富的游戏体验,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应当做到认真倾听他人说话、听清楚指令之后再完成动作;(2)充分利用模拟表演以及互动评价,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大声说话的重要性,进而使听话的一方能够听清楚、听明白;(3)借助游戏体验以及链接生活等多元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注意听、大声说”是表达过程中有礼貌的表现,而且应当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既能够成功地链接学生生活,也能够有意识地纠正学生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这种形式的设计,不仅明确了教学目标,而且对教学目标进行了细化处理,体现了口语交际在语言表达以及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针对第一学段的教学,教材中的提示目标大都会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泛性特点,需要教师对此进行二次开发,这样才能够对目标进行细化,才易于学生理解。同样以“我说你做”为例,在巩固“说”和“做”的要求时,我根据教材中所提示的目标自主创编了儿歌:“小嘴巴大声说,说清楚;小耳朵听仔细,听完整。”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有效细化教学目标,也便于学生记忆,同时也可显著提升口语交际的趣味性。
二、创设话题情境,培养交际能力
对于口语交际而言,可以基于模拟的形式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教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口语表达的话题,既能够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提升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将相关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进而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编排了非常丰富的口语交际话题,例如“打电话”“借铅笔”以及“自我介绍”等交流类话题,“听故事”以及“我们来讨论”分别属于讲述类以及讨论类话题。教材提供的话题都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这一阶段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相吻合,然而在推动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适度拓展,进而优化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紧扣时令展开口语实践,对交际空间进行延伸。在九月时,可以紧抓教师节这一契机,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展开有效交流,充分展现学生对于教师的敬爱之情;在十月时,可以紧抓国庆节这一契机,一方面与学生分享节日快乐,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和节日相关的知识。很多传统节日实都能够引入其中,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交流,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气氛,还可以基于不同的节日有效渗透德育。例如父亲节和母亲节,要求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这也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另一种手段。
三、引导互动讨论,优化交际过程
口语交际的编排不仅体现于专项的交际教学实践中,还应当渗透于日常教学过程中,所以作为教师有必要结合交际提示,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展开互动评价以有效落实交际目标。
例如,在教学“用多大的声音”时,可以安排学生展开自主讨论,并为学生创设“图书馆阅读”以及“办公室报告”两种不同的情境,用于提示学生基于不同的情境应当选择不同的音量。讨论结束之后再向学生提问:“刚才大家的讨论声音都不大,能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吗?”这样的举措不仅落实了口语交际目标,而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成功地内化了交际要点,提升了口语交际的互动性。
对于口语交际这项活动而言,其关键核心在于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所以,学生不仅要掌握口语交际技能,也要就此树立正确的交际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不断提升待人处事的能力。对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而言,必须依靠具体的交际行动才能够得以实现,才能够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且应当将其置于和阅读、写作相同的地位,还要结合科学的手段以及多元的教学举措,为学生打造真实的有利于口语交际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