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说”与“写” 构建“语用”型课堂
2020-11-25汤秋萍
汤秋萍
(福建省清流县实验小学 福建 清流 365300)
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看似丰富多彩的说写训练,究其根本,却只能算是单纯性地进行解读,造成“凡课必练,却练不得体”的低效现象。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例,谈谈语文课堂说写的时机与深度问题。
1.构建“语用”课堂,要把准说、写训练时机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课堂教学中的说写训练要讲究实效,就要把准时机进行说写训练。
以《牛郎织女》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飞不过天河,教师引入《白蛇传》里“水漫金山”中的精彩片段:见法海拒不放人,白娘子只得拔下金钗一摇,滔天大水滚滚而来,虾兵蟹将涌上金山。法海连忙脱下袈裟变成长堤,把大水拦在外边,任凭你波浪怎样大,总是漫不过去。激起学生们强烈的表达:牛郎飞前一尺,天河远一尺;飞高一丈,天河就高一丈。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真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是牛郎织女有多少话要说啊!河此岸的牛郎会想些什么呢?河彼岸的织女又想倾诉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他们的内心独白!因此,学生说写训练的着力点在于运用文章的语言进行想象思维表达,真正的“语用”不仅仅是理解文本,而且是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感受表达。为此,可以通过把准课堂说写训练的时机来体现“语用”。
1.1 要找准能力生发点。当学生从学习到掌握运用知识,由浅入深的节点,即“能力生发点”。抓住这个时机,再搭建实践平台,通过反复训练积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在上述案例中,学生们在习得文本的基础上,脑海里能够呈现出相应的场景,那么此时的训练就起到了很好的语言积累。
1.2 要找准认识冲突点。当文本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常识”产生冲突的时候,即“认识冲突的点位”。此时,适当设计一些训练,让学生在冲突中引发内在的比较,从中发现一些表达规律,进而提高语言水平。如上述案例中,先理解了文本,再进行想象表达训练来落实课堂的说与写,从理解到表达,学习更有深度,学生还能从中学习到一定的鉴赏能力。
1.3 要找准文本空白点。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语言表达上或思维空间上的“空白点”。如《草虫的村落》中的“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这里一个省略号的留白是多么丰富啊!“我”还看见了哪些虫子?他们怎样为生存而忙碌?生活中有怎样的情趣?又有哪些智慧的创造?选择一个话题说一说、写一写。通过训练,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可以进行表达运用。
2.构建“语用”课堂,要把准说、写训练深度
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我们可以发现课文从小艇样子、船夫驾艇技术、小艇的作用三个方面介绍威尼斯。对于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来说,实现单元目标“异国风情领略”的感知、感悟,难度不大。
然而,这种在已有“异国风情”结论基础上进行的“论据寻找”,学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姿态领略文本的语言情趣,很难实现与作者对话。
细读文本,“威尼斯风情”无处不在。但是,课文标题的核心“小艇”才是作者所力求表达的对象。为何作者要着力表现这一事物?表现了这一事物的什么特质?又是怎样表现?这便是学生要去发现、去探寻、去学习的言语密码。
威尼斯河道纵横交叉,是闻名的水上之城,小艇相当于汽车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一句简单的描述,却清晰地告诉我们表达的对象是小艇,给了我们对水城的想象空间,喚醒读者去探索这别具特色的小艇的样子。紧接着,作者以游客的角色乘坐小艇,一览威尼斯这座城市风景,进而感受船夫娴熟的驾驶技艺。从文字表面上看是在为船夫的驾驶技术点赞,但更深层的是作者以船夫驾驶技术展现了小艇在水上的动态之美。由此,学生渐渐可以发现这篇文章背后的主题:美——小艇美、城市美、生活美。基于儿童需要的文本语用创生。
2.1 善于运用对比策略。通过比较帮助探究语言表达的秘密。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教师可以从质疑课题“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与众不同”,让学生自圈自画,并加以句式仿写。如“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有点像独木舟一样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一样向上翘起,行动起来仿佛像田沟里的水蛇一样轻快灵活”,学生很自然地发现长句与短句之间的妙处:短句有节奏感,长句一气呵成。当然,不论哪种句式的表达,都存在“唯教材”“唯作者”的思维境界,教师不仅要沉入文本,更要走出文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于是,教师设计“如果,站在小艇前,你想怎么说”,这种儿童生活的自然表达,是一种与作者相融,真正体会描写事物的表达形式。
2.2 检索中梳理多样语言元素。儿童对语言结构和运用规律的体会和把握需要在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进行。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有个性、有风格的“语用能力”。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作者在文本中呈现的观点,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与作者对话,实现“作者语言”到“儿童言语”的转化?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有主题的言语活动: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小艇成了哪些人做什么事的交通工具呢?尝试带着‘小艇成了____(谁)___ (做什么) 的主要交通工具’的问题进行批注阅读”的活动。学生带着问题,对文本语言进行有目的的检索,采用规范的句式进行交流又让学生的概括思维得到发展。
2.3 立足文本“语用”价值。一篇文章能进入教材,足以凸显了该文本的教学价值,而文本最主要的教学价值就是“语用”。训练学生合理想象推理的思维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总之,只有立足文本,立足学生,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在课堂教学中把准说、写训练时机,把准说、写训练的深度,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让教学更有深度,让说、写更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