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推动学生数学学习

2020-11-25邹小红

名师在线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邹小红

(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江苏南通 226001)

引 言

创设情境对于数学课堂具有明显的推动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直击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情境,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激发学习兴趣的情境,开启学生的探索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利用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课堂常用的情境创设方法[1]。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将问题融入常见的生活中,经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沿着问题展开探索。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开启学生的数学学习之旅。

例如,在“24时记时法”的教学预设中,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认识24时记时法的记时规则上。学生只有发现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不同点,才能促进其知识迁移和建构数学模型。而在预设具体教学环节时,笔者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导入方式,而是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明明和小华约定在周六的6点一起跑步锻炼身体,到了约定的时间,明明和小华都准时到达了约定的地点,但并没有遇到对方,这是怎么回事呢?伴随着话外音,课件上展示出一面时钟,钟面上的指针指向6。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猜想他们是不是约错了地点,很快被大家否定了,又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他们没有说好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学生调动了已有经验:一天中有两个6点,上午有一个6点,下午有一个6点。至此,疑问解开了,沿着这个话题,笔者追问学生:上午的6点和下午的6点我们可能在干什么?学生在这个话题中正确区分了一天的两个6点,加深了学生对普通记时法的记时规则的认识。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探索避免这一矛盾的方法,不少学生产生了将24小时全部展示在钟面上的想法,于是对24时记时法的学习由此展开。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营造了一个矛盾的情境,让学生结合事例猜想矛盾的背景。在交流中,学生回顾了普通记时法的记时规则,并对“如何避免这一矛盾”的问题进行探索,激发了用24时记时法来记时的欲望,由此开启他们的数学探索之旅。

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与生活联系密切,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情境应让学生置身于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可以为生活服务[2]。这样学生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学习背景,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且还可以加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例如,在“超市建在哪儿”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张齐华老师的教学艺术。张老师从建一个超市的话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超市建在哪里最合适。学生开始认为应建在两个校区中间,然后有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不同的看法:要结合小区的人数来考虑。张老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抛出相关数据后,学生考虑到其他因素,如小区的实际购买力、购物习惯等,还有的学生从网购对超市的影响等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让“超市建在哪儿”的问题越来越深入。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深刻体验到数据调查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也体会到数据研究的多方位、多角度性,整个课堂围绕着这一生活问题,有趣、有序地展开,学生在学习中收获良多。

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张齐华老师选取了一个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从消费者和超市老板的角度体会超市建在哪儿的实际因素,学生的认识从最初的“建在两个小区中间”到考虑到实际购买力等因素,再到之后综合各种因素来决定,可以说这一生活情境伴随着整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生活,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发展数学认识,这对学生的数学发展十分有益。

三、创设贯穿全课的情境,丰盈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不断累积中发展而成,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如果能创设贯穿全课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环节中体验其中的联系,就能让学生在比较不同环节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中建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连贯的情境,推动学生的整体数学认知。

例如,在“周期规律”的教学中,笔者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创设了一个体育课排队的情境。教师邀请学生排队,特意按照男、女生依次间隔一个的规律,学生发现规律后,教师抛出问题:照这样的排列,第10位同学是男生还是女生?笔者引导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学生的第一反应是用单双数来确定第10位同学是女生,当然也有学生想到了用除法算式来计算有没有余数的办法。之后笔者调整情境,展示出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一排女生一至三报数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继续研究如“第19位同学报几”的问题,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构建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在之后的学习中,笔者又创设了一至四报数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排队问题中的周期规律,让学生体会用除法算式解决问题中各个量的含义。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排队情境贯穿始终,学生在排队报数的过程中体验到周期现象,发现了简单的周期(ababab类型)可以用单双数的方法,复杂一点的周期问题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决。学生结合实例体会到周期问题应先确立几个物体为一组,然后用除法解决时,这个数应作为除数,然后重点关注余数的规律,这为学生的数学建模提供了便利。

四、创设内涵丰富的情境,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开启数学探究,而且可以利用情境来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向外延伸。好的情境具有延展性,在简单的变化中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学内容的丰富,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例如,华应龙老师在“圆的认识”教学中,从一个寻宝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学生首先想到前、后、左、右的点,然后在这几个方位的中间位置,学生发现这些点还存在于四面八方,在中心点的周围有无数个这样的点,至此,学生就建构出圆周的模型。此时华老师引出“圆,一中同长也”,学生对这句话有深刻的认识。但令人惊叹的是,华老师的情境绝非到此为止,在之后的全课总结时,华老师提出新的问题:符合条件的点仅在这个圆周上吗?华老师以此启发学生发现符合条件的点还可以在上、下等位置,将学生的想象延伸到空间上,让学生发现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可以形成一个圆球,这对于学生空间思维延伸能力具有突破性指引作用。体味这个情境,其边界的延伸让人惊叹,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有效拓展了数学视野。

结 语

总之,情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源,是推动学生数学理解和数学领悟的重要平台,是拓展学生学科视野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实际,创设有效的、切实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让情境课堂绽放光华。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