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不错” 锦上添花
2020-11-25应翠华
应翠华
(福建省福州黎明中学,福建福州 350000)
引 言
常常听到学生考完试后这么说:“哎呀,这道题这么简单,我怎么错了?这道题上次刚做过,我怎么又错了?刚刚老师复习课上还讲过这道题,我都听懂了,怎么考试还是不会?”教师也常埋怨:这道题原原本本讲了一遍、两遍、三遍到N遍,怎么还有这么多学生不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反思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听课情况,学生作业和考试中错题频繁出现的原因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遭遇盲点、消灭盲点的过程。错题就是学生目前遭遇的盲点,师生要一起面对,一点一点消灭它。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学习出现的错误缺乏主动应对的策略,大数据为教师对学生错题数据的研究分析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盲点的认知能力。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认为,差错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则是不能原谅的。于是,错题研究和利用应时而生。
一、通过研究筛选,建立错题资源库
错题研究之初期,笔者需要收集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大量错题资源,累积各种实践真题[1]。笔者通过“一起作业”平台,收集历次考试、作业中不断出现的学业数据,对各类错题进行分类研究。每次考试都通过数据筛选统计,收集错误率大于40%的题目进行研究分析和再利用。此时的数据分析大大提高了错题筛选效率。再通过课堂提问和讲评练习,进一步对错题资源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进行错题的分类、归类。不同的课程对不同的学生,可以形成不同的错题资源,协助其提升做题效率,其共性特征如下。
首先,根据错题性质分类:审题不认真,文字理解不全面,忽视资料和图表细节的;有尚未理解、掌握的知识;写了错别字;答题不全面等。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学生的掌握情况。例如,错别字: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可以用“千沟万壑”四个字概括,其中“壑”就是历届学生最容易写错的汉字之一;祁连山的“祁”字,学生经常写成“衤”字旁;“畜牧业”的“畜”写成“蓄”;“沪”写成“泸”,诸如此类。
类似的错别字只能让学生错上一两次,可用扣分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教师需要有唐僧念经的毅力,不断重点强调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对于各类知识点出现的错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当重难点来强调。
其次,根据错题种类归类:可按错题知识点归类,如七年级上册难掌握的四大基础知识:地球运动产生昼夜更替及四季变化、地形图的解析、经纬度的判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等。此归类适合讲评试卷或者学期结束复习巩固时用。也可按课本单元内容归类,如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大洲、国家、地区适合新课,侧重知识点的讲解。把易错知识体现在每节新课后的课堂练习中,通过课堂练习、即时讲评来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解[2]。
最后,根据难易程度分类:基础题、能力题、难题。这种分类级别更适合分层次布置作业,适合帮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以基础练习为主,抓好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加强能力题和难题的训练,提高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有了一定的基础错题资源库,就掌握了一定量的错题数据。数据越多,教师得到反馈的错题越经典,越能针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教学。
二、经典错题的收集与错题数据分析
日常的错题从课堂中来,从作业中来,从每次考试中来。在七年级上册地图的课堂教学中,笔者组织了“找北的活动”,即识别地图和地球仪方向。一般来说,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学生拿着校园示意图,却找不到北,指着天和地嘴上念着上北下南,这就是典型的知识与实际运用脱节。在实际运用中,先找到实地的北方,平拿地图,再把地图的北与实地的北的方向相对应,这样才能正确运用地图。通过这一运用地图找北的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地图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思维与实际运用能力[3]。
学习七年级上册内容时,一次期中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小明于2019年6月22日(夏至日)这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先变长再变短
本题得分率约为60%,正确答案为A,考查的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影子长短的影响。对于这个专业名词,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惯性思维想当然就是影子从短到长。通过错题资源的整理,同步太阳光线图,让学生加深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理解:早晨太阳从地面升起到正午太阳在头顶,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竹竿在地面的影子越来越短。
此题还可以继续拓展延伸:从日出到正午再到傍晚,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变短再变长,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让学生对掌握的知识更加印象深刻。
通过一段时间的错题数据收集,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错题数据分析,关注学生知识的缺漏补缺情况,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错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平时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错题,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分析收集,懂得错在哪里、哪里还不够,还得分析教过的知识点,防止学生表面上掌握了,一到做题时还容易出错。教师要分析挖掘学生产生这些错题的原因,对症下药,精准把握教学方向。
运用大量数据分析,大致可把学生产生错题的原因归为以下几类。
第一,日常学习中,学生会经常做错题,有的学生不好意思表达自己不会,不懂装懂,将错就错,导致错误不断产生,日积月累,开始了错题的重复循环。此类错题产生的根源是学生上课没有听懂,反馈给教师的是不懂装懂。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上课时要多关注与提问。
第二,学生重视学习内容,忽视学习行为,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不能主动解惑。错题出现了只知道订正答案,却不重视反思,挖掘错误原因。若是能认真对待这些错题,它们就是进步起点,才能真正体会到古人所说的“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正内涵。这类学生上课可能听懂也理解了,可是没有巩固知识导致遗忘了,教师要引导他们写下错题反思,思考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从而巩固知识[4]。
第三,粗心,不认真审题、识图、分析材料。这类学生属于听懂也会做就是缺少专注力和耐性,甚至有的学生连题目都不看就直接做题。例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的题目如下:2017年春晚,设北京主会场和西昌、哈尔滨、桂林、上海四大分会场,分会场分别展示了“火”“冰”“山水”“国际大都市范儿”四种元素。拥有“国际大都市范儿”的是____会场。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北京、南京、深圳、广州等,就是没有题目中的四个城市,明显是不审题导致的错误。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培养他们读题的习惯,审题时标注主要字、关键字,加深印象。
四、精益求精,发挥错题资源优势,建立错题本
错题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往往只重视纠错,把正确答案对完了事,不去挖掘错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没有总结、反思的行为。对于错题的态度往往只重视对其本身的理解,而对本类错题知识举一反三的拓展延伸远远不够[5]。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把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纠错,做到举一反三、自我纠错、自我拓展,从而让错题资源发挥最大的教学功效[6]。
(1)引导学生自查错误:针对简单、粗心、基础类的错题,自改自纠。此类错题的收集、使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细心、专心做题的良好习惯。
(2)比较正误法、排除法:针对经常错的题目,多次巩固,加深理解。它经常存在于单项选择题中。
(3)举一反三法:对于尚未理解、比较难的错题,采取以下三步骤来解决。首先,摘抄错题,订正原因;其次,整理错误思路,写出正解,对比分析;最后,找出同类型的习题,举一反三,训练解题思维[7]。
如何让错题资源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建立错题本,将经常错的题目摘录到错题本,分析错题原因,归类知识点,复习时多加关注,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提升[8]。
结 语
总之,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通过数据分析做好以下工作:引导学生懂得错题资源的宝贵,及时记录错题—分析错题原意、错误原因—记录正确解题方法—思考改进措施—归纳错题类型—发现错题资源的作用—主动摘抄别人的错题并分析—错题记录的持续性—巩固研究学习。并非人人都是天才,孰能无错,在错误中成长,邂逅美丽的错题,发挥错题的价值。教无定法,贵在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