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影响
2020-11-25四川省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四川省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引言
在实行新会计制度下,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问题在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能够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更加准确,使资源得到充分的配置利用,就需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进行重视,在新制度下完善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防止资源流失和浪费,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推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
一、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一)工作量法
这种计算方法主要是以工作量为主,通常是在具有较大固定资产损耗、经济效益不均衡的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在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计算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根据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里程,二是根据工作小时计算折旧,单位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小时,三是根据台班计算折旧,单位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台班数[1]。
(二)年限平均法
这种方法主要指的是依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计算平均折旧,通常计算方式较为简单,应用也比较广,也被叫做直线折旧法。在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时,不仅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应用,还要考虑到因技术工艺的改进而使固定资产不能满足使用的实际状况。对不同阶段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性质和年限,应提折旧额可以平均的分摊到预计年限的各个会计期间内。计算方式主要是: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值或者是(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或者原值×月折旧率[2]。
二、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中必定会发生损耗,也就必定会造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上价值出现差距,也就必然使得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不能够被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这样,必定会对事业单位实现精准的会计核算,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新的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规定和具体操作的明确,明显有助于推动实现事业单位的精准财务管理,有助于事业单位的长效稳定发展。
(二)能够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升
会计核算需要在实际发生业务的基础上进行。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损耗,从投入使用到最终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固定资产的价值逐渐下降,这就反映了使用价值随着时间变化与最初价值是不同的。对固定资产,按照一定的方式计提折旧,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资产当前的价值,会计信息要求能够真实可靠的反映使会计信息账实相符,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实行新会计制度后,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价值状况可以得到及时的反映,这样对于提升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也有推动作用。
三、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
(一)保值增值率的影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有关内容在有了充分的掌握后,在实行新会计制度时,会计核算中有关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影响才能更好地保证积极的一面。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对计提折旧问题进行强化管理,特别要重视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在各个会计期间内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详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少、净资产中固定资金的减少等,都会较大程度的影响期末的净资产额,使整体资产降低,这样有关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就会受到影响。
(二)对单位负责人绩效考核的影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率如果出现降低,对单位负责人的绩效考核会产生影响。如果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率降低,债权人可以提供资金保障的资产负债率以及资金业务的开展都会出现不利的影响,事业单位整体的绩效考核率就会降低,从而使单位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率降低。另外,在实行新会计制度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有关制度在完善实施后,固定资产的增加额度会受到影响,在价值标准的资产额就会下降。
(三)对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影响
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以往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没有进行计提折旧,因此会计人员在这方面的业务处理上往往经验不足。在实行新会计制度后,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上,前期可能会出现会计工作量大幅增加,但计提折旧的效率和质量都不高的情况,而且有关计提折旧的制度和以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区别,这样会计人员的相关工作也会发生变化。在新制度下,需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相应的调整,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对资产核算业务进行强化学习,以更好地适应新制度下的固定资产管理要求。
(四)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影响
事业单位的内部组织结构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因此工作内容也较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往往都有单独的部门进行负责。在管理实物资产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内部,还涉及很多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资产预算、固定资产的领用、出入库管理以及报废管理等。这些工作除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员外,还需要事业单位中其他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对固定资产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的整理和保存,这样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才能更好地保证其准确性。在实行新会计制度后,有关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如果对政策掌握不足,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管理就会在具体工作中遇到阻碍,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加强管理的措施
(一)对会计核算的内容进一步完善
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时,要根据组织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首先,在进行计提折旧之前,需要对本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以掌握其详细情况。需要强调的是,在处理固定资产时,要在详细了解事业单位运营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防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出现税前扣税的情况发生。另外,计提折旧的计算方式要保证准确,使会计信息得到真实可靠的反映。有关计提折旧的方法需要保证一致性,如果单位的折旧方式发生变化,有关折旧的差额需要设置折旧基金核算,根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需要,逐步优化计提折旧核算的方法,使会计核算的质量得到良好的保证。再者,固定资产处理的过程中,会存在净残值,由于存在人为因素影响,处理时需要依照有关制度标准进行,对固定资产的净残值进行有效的估算,使会计核算的整体保持精准性。
(二)对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进行加强
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有独立的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但由于各种实物资产,都是在各个不同的专业部门中进行使用,因此在进行资产管理和计提折旧时,需要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配合,这样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才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要实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的精准进行,对具体的工作内容及职责,需要进行清楚的设计和规划,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人员中。这样,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进行计提折旧的有关工作时,可以准确地找到各个部门的对接人,这样相互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顺畅,在协调配合下,会计核算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在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提折旧的节点及范围不但都有严格的规定,还有明确的要求,这样事业单位在有效的内部协调配合下,便可以保证固定资产价值保持账实相符,这样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才可以得到准确地反映。
(三)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不管是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还是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都需要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工作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提升。首先,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有关计提折旧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可以通过进修学习、参加交流活动等,强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专业能力。另外,事业单位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招聘除了要注重学历外,还要对其能力进行考察,适当的提高准入门槛,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素质。再者,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计提折旧问题的重视,使其在思想上充分地认识到计提折旧的重要性,建立责任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反映。
(四)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完善
事业单位的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较多,通常种类也比较繁杂,在实行新会计制度后,有关固定资产的核算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果在核算管理时仅依靠人工进行,会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核算的准确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事业单位可以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将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相关数据都统一纳入信息系统中,依照标准的计提折旧要求进行自动计算,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外,为了能够使固定资产的核算更加真实可靠,需要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强化。有关固定资产的会计信息披露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可回收资金预算进一步认证,在新会计制度下,对有关的会计制度细则进行明确的制定,根据会计制度的规范要求,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防止出现信息不准确的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需要得到重视,进一步加强计提折旧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有很好的帮助,能够推动事业单位长效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