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研究
2020-11-25宜兴市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宜兴市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基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下行给国有企业行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因为对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科学化、先进化的要求。国有企业需要改善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培养具备专业技能较强、素养较高的管理工作人员,有助于企业尽早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优化创新管理制度,达到提升国有企业综合实力的目的,因此本文就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展开深刻探讨。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内涵和内容研究
随着《企业财务通则》文件的出台,对现代化管理工作具有约束效用,主要通过资本资产运行配置、成本管控、收益分配等措施,实行不同层次财务管理要素的引入,从而有助于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社会经济稳定运行发展。
其一,基于新常态下,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利用管理会计的手段,全面核算和预算分析,针对企业资源配置、决策信息的成本以及企业投资活动的开展进行决策、预算的分析、研究。
其二,新常态下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实现财务管理会计和核算会计的结合,从而能够从财务管理层面对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做出判定,有利于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
其三,基于新常态下企业能够从资产负债、盈利等方面反映出企业财务的实际情况,企业现有资源的数量以及企业信息的记录等内容。
其四,基于新常态下,企业需要合理科学的开展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针对财务管理应当构建相应的制度,其中包括财务决策机制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等,根据风险和收益均衡原则合理管控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从而保障企业形成完善的财务运行制度,高效实现科学管理。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现代企业主要通过进行生产、服务等经济活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获得一定效益,实现自主运营、独立核算、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然而国有企业需要在完成经济实体的工作基础之上,作为我国政府部门的隶属企业,还需要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制约。
所谓财务管理,主要是根据现代企业管理层的发展要求,合理引导企业各项财务活动,通过对财务活动的规划、控制、核算、考核、监管等一系列工作紧密配合的管理行为,从而能够利用较小投入获取较大的实际效益。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到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中,对企业稳定运营发展具有决定性效用。
然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企业经营者的要求,还受到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制约,为此国有企业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自主性受到很大影响,其具体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直接决定
国有企业内部投资活动、筹资、生产设施购置等工作内容都无法自主决策,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制约,导致企业缺乏市场导向,从而无法实现市场化发展,基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这种模式会降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对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产生影响。
(二)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并未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或者导致管理机构流于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资金问题。企业资金管理不到位,没有进行合理科学分配,从而造成资金使用效益降低。有些企业因为对现金流量预测精确性不足,存在资金短缺情况;
其二,赊销政策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赊销政策,对于赊销客户的相关情况了解不充分,催收机制不完善,从而引发坏账等情况,而应收账款不及时,增加资金回收难度;
其三,存货控制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并未建立规范的购置、付款的内控制度,存货控制力度不足,投资活动缺乏合理性,从而降低资金使用效益;
其四,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由于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应监管机制,造成相关职责、职权不明确,并未秉持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原则,从而造成管理力度不足,无法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1]。
(三)财务管理方法滞后,财务工作人员素养较低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较短,企业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运行机制。目前多数企业财务处于人工阶段,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滞后性,部分企业虽然针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进相应的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导致信息系统并不能发挥最大效用。
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财务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是大专以下,甚至部分工作人员都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习能力以及业务能力都不足,从而导致财务部门输出的数据不能得到最大化的使用。继我国加入WTO之后,社会对于企业财务负责人员提出了以下的具体要求:
其一,熟练掌握会计、税务以及财务管理等理论知识和方法;
其二,熟悉掌握企业运营管理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
其三,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梳理全局意识,能够敏锐洞察市场环境,打破传统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足
国有企业在过于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部分企业对于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忽视了市场导向对企业运营发展的影响,加之国有企业发展管理理念存在滞后性,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仅是针对企业投资、筹资活动的工作环节之一,没有正确意识到管理价值,从而无法有效的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用。
三、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具体途径
(一)国有企业具备市场化理念
摒弃传统理念,转变观念是改革工作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只有最先树立“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才能完成市场化的转型升级工作。市场即指权力对等的双方自主进行买、卖的交易行为,其中,供给方具有该领域的竞争,需求方也具有相应领域的竞争。然而实现“市场化”改革则是打破存在的各种限制,形成一种自主、自有交易的氛围。这种自主、自由交易的市场经济理念,也是现阶段根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生产经营规划经营发展的国有企业不具备的发展理念。
为此,国有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以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主要导向,通过对外部各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合理的选择适合国有企业发展情况及需求的战略投资行为,同时及时关注市场变动,正确选择投资时段、投资范围以及规模大小等[2]。例如,企业在新产品研发阶段前,需要进行市场实地考察,对于消费群体的需求、倾向具有明确了解,并且对于产品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有效防止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风险。
(二)创新国有企业体制机制
在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原有的计划经济形势下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因而需要进行改革,而建立现代化的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则是国有企业实现财务管理转型审计的基础条件,如果企业缺乏有效的机制,则无法保障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首先需要分析体制机制的问题,因此,财政部门组织进行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国有企业产权机制改革、企业首席财务官制度等重要问题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全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关键性要素。
其一,构建科学的所有制结构。由于所有制单一化、国有资产占比过大,从而给国有企业进入市场造成很大压力。需要进行调整优化,及时推出一般竞争领域,由市场选择投资者,依据优胜劣汰的原则进行,从而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性;
其二,以党建引领下的现代化机制为依据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国有企业构建现代制度的必要措施,更是改革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机制、保障企业自主经营权限的必要条件,同时有效保障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融合;
其三,推进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制度建设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制度建设缺失或不到位,将会导致财务管理无章可循,同时财务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三)从财务管理转向管理会计
基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适应市场化发展,为此企业财务部门也需要及时改善、优化自身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摆脱附属部门的约束性,转型成为国有企业内部具有关键效用的职能部门,并且将工作重心由基础的财务核算会计转换为管理会计[3]。关于实现财务管理转向管理会计的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
其一,进一步细化企业基础的会计工作内容,一方面,需要进行数据信息的整合,并制定相应的目录清单;另一方面,企业财务会计根据会计规范进行数据的重新梳理、分类,并且引进到企业会计管理系统当中,从而有便于使用者方便查找。
其二,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国有企业想要实现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有效提高企业管理会计水平和效率是重点内容,管理人员需要主动积极了解相关业务工作,优化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且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相关培训活动。
其三,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养,特别是在开展会计工作过程中,需要灵活、熟悉的操作现代化信息技术。
(四)实施必要的财务监督
在新常态背景下,财务人员享有《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所以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配合财税、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而且要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同时要将财务监督看成是提升与改进自身业务水平的机会,使财务管理提升到更高的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实现财务管理转型是必要措施。通过结合财务管理和国有企业日常经营,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