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转变探析

2020-11-25成县东街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评价

○ 成县东街小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层面上,小学数学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小学数学课堂转向关注人的发展,关注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从观念上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超越现实,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既注重结果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

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日常的评价,体现动态的评价管理。

第一,建立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例如,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刚开学,我让班上每一位同学准备一个档案袋,里面有20张作业统计表,每周一张,记录每一天的数学作业情况:每次作业按时完成得1分,写得整齐得1分,全部正确得1分,错题改对得1分。

第二,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用课堂表现、单元测评、期末测评等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引导其积极发展。例如,每节课都记录每一位同学的表现,专心听讲得1分,回答一个问题得1分,发现一个问题得1分,提出一个问题得1分,讲解一个问题得1分,给同学辅导一个问题得1分,测试成绩和前一次相比进步多少分得多少分。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评价。可是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人,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很难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不同的个体。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他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九种基本智力,而每个人的优势智力表现不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同一个知识点学生的反应却是不同的。例如,在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让每一位同学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要求先做框架,再贴上面,并且相同的面用同样的颜色,结果做出来的东西大小不一、材料不同、色彩各异、形状五花八门。有的平时数学作业做得好的同学没有按要求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而有的平时数学作业做得不好的同学做出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非常标准。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观,既要多方面评价学生的表现,也要建立多元化主体评价学生,可以是各科任教师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

三、既重视数学活动形式评价,也要对活动结果评价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这种要求表现为倡导学生独立研究、动手操作、探究、合作、讨论等。这种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动手、探究、合作能力等,所以对数学活动形式的评价要得到重视。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有的老师仅仅注重形式上的变化,而不重视活动对学习的作用,往往漠视活动结果,对活动结果不做总结。例如,在找次品的教学中,让学生列举找出一个次品的各种方案和最优方案所需要的次数,从而找出至少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如果对结果不能有效归纳总结,那么学生遇到在数量多的物品中找出一个次品的问题时就会有困难。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还要重视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

四、既重视知识技能的评价,也要关注数学情感体验评价

在三维教学目标体系里,数学知识与技能目标表明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增强数学意识,使学生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评价者在评价时做好权衡,既要评价孩子的“双基”,又要评价学生的数学情感体验。这种评价方式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让学生对学科知识感兴趣,喜欢上这门学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解释,只有这样才能活学活用,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

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关注创新意识,关注对学生创造性的评价。评价一节数学课的教学效果,要重视学生有没有提出问题的意识,有没有发现问题的意识,敢不敢于质疑,提出甚至连教师都没有想到的思路,有没有探索规律的意识等。例如,在前面提到的课堂上发现一个问题得1分、提出一个问题得1分,有效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结果等都是对创新能力的评价。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评价
有几个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