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班制背景下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20-11-25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

甘肃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班级素养老师

○ 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

班级管理是一个持久的动态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班级管理理念也应运而生,如备受瞩目的“包班制”。 所谓“包班制”是指40人左右的学生组成一个集体,由两三名全科教师共同管理,包班老师负责班级的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这种全方位的管理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的指导与帮助的机会,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包班制的管理模式下,传统的学科限制被突破,全景式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给予了学生更多成长的空间。

包班制管理方式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能进一步融洽师生情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成长,对个别化教育的实施与综合教学等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程设计和开发的权利,易于开展综合教学;也使得授课教师的教学时间更加灵活,它是一种更能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的新的班级教学模式。其诸多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下面,笔者将以包班制背景下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来展开分析。

一、多学科融合是包班制的特点之一

全科教师是包班制的要素之一,包班制管理可以采用全景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多专业维度、多学科素养,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了条件。实行包班制主讲老师在前面授课,另一位包班老师既可以在后面备课,也可以充当助教,当课堂上发生一些突发情况时不至于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而且包班制不光是教师要跨科教,连一堂课上也要跨科,有时候语文课上有数学,数学课上有音乐。没有了传统的科目限制,学科束缚被解开,实现了多学科教学融合。包班制管理让品格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教师时时刻刻都在教室里,给予学生深度的陪伴,这就让教师能最及时、最有效地进行品格教育,教师会聆听他们的观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包班的“便利性”使得这样的学习时时都能发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摩擦处学会了彼此理解和换位思考,学会了宽容和改进。在包班制的管理中,教师很容易看出学生间的差距,教师能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及各个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化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分层分类,优化班级管理

个别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针对差异,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包班制班级管理中,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层次,这样在课堂中既面向全班又面向小组;既有统一的活动,又有区别对待。例如,可以将学生动态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援助层、合作层和自主层。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制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老师在观察每个学生参与情况和暴露出的问题时及时给予点拨。在分层分类教学的过程中,择时进行个别化教育,这样每个孩子都会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包班制不是一种口号,而是提供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是一种顺性而育的教学策略。

三、深度陪伴,塑造班级性格

包班制下,学生是班级的主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也能更好地参与班级管理,这对塑造班级性格,形成优良的班级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包班老师和学生接触时间长,对每个学生的了解都比较深入,这时可以更好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精心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各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活动,知人善任,发挥每个学生的长项,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能群力行的人。在深度陪伴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注视下进行,教师成了学生模仿的对象。当然,老师也必须要变得更加优秀才行。

四、协同合作,教学相长

包班制的管理组织形式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包班老师和本班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忙于本班的管理,同事之间的交流会减少,不利于信息流通。而对于学生来说,容易发生不喜欢包班教师或不适应包班教师教学方法的事情,也容易对学生产生思维定势。所以,包班制背景下,包班老师的协同合作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既可以减轻包班教师的负担,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又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有更多时间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或者用于自身成长,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班级素养老师
班级“四小怪”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