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5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大柳树小学王丽霞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大柳树小学 王丽霞
思维导图之所以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源于其有利于开发人的大脑潜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其中主要是通过对关键性词语的总结概括,遵循简单明了原则,利用色彩和图像吸引学生眼球,而关键词和线条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在大脑中建立起思维的框架。所以,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枯燥知识转化为便于理解和记忆的图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快速抓住重点,提升学习效率。其中,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主要应用于两方面,第一是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从关键词入手,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第二,写作方面,能发散学生写作思路,更好地进行表达等。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特征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通过将思维扩散,呈现出放射状的形式。即对一件事物或词汇经过大脑及五官的反馈后在脑中形成的一系列思维反馈形式。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脑负责着自身的思维与创造力,左脑有效地对分析、逻辑和计算等精细事物进行实时反馈,右脑掌管着色彩、想象力等情感相关的事物。一般人类的左右脑是独立工作的,而思维导图是通过将左右脑反馈后进行的总结,使得大脑工作后的成果得到完整的反馈。
2.思维导图的特征
思维导图一般的表现形式是对关键词汇进行发散及概括。在学生的初次接触中,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个词汇进行联想发散,将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脑海中形成一种记忆。这种头脑风暴的形式,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氛围。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并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应用,多表现在阅读中的应用,要想通过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中产生作用,需要引导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时进行关键内容的提炼,通过对关键词的整合,能迅速凸显文章内容。其中,在新课改后,对“单元整组教学”的形式越来越重视,教师通过对此思维工具进行有效运用,将整组文章通读后,提取每一篇文章中的关键。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学生预习通读后,先写出课题名称,然后根据通读后每段话中的重点进行关键内容提取,最后再进行关键内容的扩散。最终,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没有捕捉到的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中进行补充,这就达到了对文章重点的有效把握,例如闰土的形象、性格、童年趣事等等内容,最终提升阅读质量。
三、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一直是小学生较为头疼的事情,因为大多数学生总是不知要写什么内容,觉得没有什么能写的事情,常常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受,没有进行深入思考造成的,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片段化的内容进行组织,就有了写作的方向及内容,在此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
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只是对具体事情进行分析叙述,难以从文章的结构上对同类文章进行归类总结,从而造成文章中心不明、内容乏味等等问题。往往一个类似的主体,换一个题目后就无从写起,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都过于抽象,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对写作提升效果不明显。
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对关键词的提炼,将常见的作文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可以通过对总结后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练习,从而有效提升写作技巧。学生也可以将作文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关键词汇的总结,如开头不会写等,可以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对开头的方法进行知识扩充。在思维导图中,对各种开头的形式进行归纳,以形成自己独特写作风格的开头形式。
2.分析主题,发散思考
一般在进行写作时,思维都相对局限,习惯式的思维方式往往使写出的内容过于平淡,没有亮点,很多学生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而发散式思维可以将一个点进行不断地扩散,进而呈现出更多的写作方向及内容。
学生先理解写作的中心思想,根据要求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从主题出发,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围绕一个词汇进行扩散,从而构架出整篇文章的内容,同时要保证自身的写作思路清晰,运用自身积累的优美语句,写出新意,升华主题。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不管是在当下的学习中还是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通过对其合理运用,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思维扩散,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加高效地提炼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有效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