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
2020-11-25蔡慧琳
蔡慧琳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江苏镇江212100)
一、 引言
随着目前5G 技术的逐渐完善,我们即将迎来5G 时代,网络舆情的影响范围也将会越来越广泛,而其传播速度也将越来越快。 截至2020 年3 月,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达9.03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 网民普遍呈年轻化的趋向,而年轻人普遍对自我诉求的表达更加强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网民期望可以利用大规模的网络舆情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现代公共管理的实施。 此外,相较于以往利用传统的报纸、收音机等方式来进行的公共管理,这种借助互联网的参与方式使公众更容易发表自己的观点,愿意通过自身的力量对社会产生影响,极大地提高了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通过收集网络舆情的有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政府更容易了解和接近民众的真实生活,更加及时有效地了解民众的诉求,进而切实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对现代公共管理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对策。
二、 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影响
(一)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积极影响
1. 网络舆情的参与使公众的民主意识和政治意识显著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改善,推动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网络舆情的出现可以看出公民对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把控意愿更加强烈,更加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渴望通过自身的微薄力量对现代公共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的成本低廉、方式简单,导致越来越多的网民都愿意表达自己的诉求,而公民的这些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也对公共管理的发展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网络舆情的参与督促政府对社会问题的解决
微博已经成为很多公民提出诉求的言论载体,越来越多的民众希望通过微博热搜的方式来获得更多人的关注,进而维护自身被侵犯的合法权益。 在很多公众看来只要问题上了热搜就能引发更多的关注,而当这些大众极其关注的问题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舆论后就能获得政府关注,而政府的有关部门必然会加紧督促下属机构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众起到了推动政府治理的积极作用。 同时,政府会通过这些网络舆情反映出来的问题迅速提出相关的政策来完善当前公共管理的不足,进而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切实保障公众的利益。
3. 网络舆情的参与促使政府事务更加透明化
网络舆情参与使得政府更加关注民生,提出的公共政策以及言论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迅速,一旦政府事务出现纰漏时公众就会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指责,这也使得政府及其官员更加谨言慎行,办事更加积极认真。 网络舆情使得政府能获得更加有效真实的信息,有利于现代公共管理向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网络舆情的参与促使政府政务更加公开透明,民众希望政务公开的意愿也十分强烈,而政府也愿意通过微博、公众号、抖音等自媒体进行政务公开,树立政府形象,这样既拉近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也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消极影响
1. 网络舆情的参与可能会扰乱现代公共管理的秩序
由于用户在网络上的发言大部分都是匿名的,网民可能会顶着虚拟的身份为所欲为,不会为自己发表的言论负责。因此,他们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也许只是逞一时之快,而这样所形成的网络舆情可能会扰乱公共管理决策者的判断,甚至会导致现代公共管理秩序的紊乱。而且通过数据发现大部分网民都是年轻人,而年轻人发表言论都存在冲动性,考虑不全面。 同时只有20%的网民有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由于学历等因素的原因导致大部分网民的言论极有可能是随波逐流的结果。 公共管理者很有可能会从这些网络舆情中提取到错误的信息导致错误的公共决策,对现代公共管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 网络舆情参与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网络暴力”
虽然政府可以通过网络舆情提取有效信息提出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但公众通过发表言论所形成的网络舆情也存在很多问题。 大量的网络舆情信息存在虚假性,而且网络舆情一旦形成,那便是绝对压倒性的现象,如果有人出现反对的意见,那么占绝对性优势那边的公众就会群起而攻之。 人们通常站在人性的制高点去评判某一种现象或某一类人,还存在语言暴力、“人肉搜索”的现象,把个人隐私全部公开在网络平台上对其进行恐吓威胁,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管理的秩序,对现代公共管理产生消极的影响。
3. 公众依赖网络舆情参与公共管理
由于网络舆情影响力广泛、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导致很多公众认为只有把存在的各种问题放到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后才能得到政府的关注和解决。 因此,越来越多的公众陷入这个误区,认为只要把诉求放到网络上引起关注就能解决问题。 一旦公众在面对问题时首先想到利用网络或者媒体进行曝光,那势必会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发展进程造成阻碍。一些媒体会对事件推波助澜只求热度,而公众渴望从网民身上获得认同感,长此以往下去,公众不再愿意直接寻求政府的帮助。 媒体的地位因为这些原因被捧得很高,政府的威信和地位却会因此下降,这对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产生不利影响,也会阻碍现代公共管理的实施。
三、 政府科学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的对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公众民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公众愿意通过利用网络舆情这种方式来表达自身的诉求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政府就必须加强对网络舆情的认识程度,加强预防的同时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提升公关水平。
(一)正确认识网络舆情
政府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一定要积极正确,要给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政府必须要深刻了解网络舆情的特征、发展趋势、概念等各种有效信息,同时政府只有不断提高运用新型网络媒体的能力才能把握舆论和行动的绝对导向,更好地进行现代公共管理。 政府还要懂得分辨网络舆情的真假,既不能一味地盲目听从公众的意见,也不能对公众的意见完全视而不见,应当学会从网络舆情中提取有效信息为公共政策的提出打下基础。 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政府必须要学会利用网络舆情来进行现代公共管理,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二)提高危机防范意识,加强预防
第一,政府应该要提高危机公关的意识,尽快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能体现政府形象的公共关系危机公关的人才,这样才能与民众进行更好的沟通与交流。 第二,政府还应该建立科学的网络监管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的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通过先进的技术来对网络舆情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比如对网络上公众发表的言论进行关键词筛选,及时为政府提供相关的数据,这样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公共问题。 政府做好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消极网络舆情的发生以及对政府威信力的损坏,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三,加强网民的道德建设,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宣传的方式提高网民的是非辨别能力,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第四,实现网络的个人信息认证,让公众意识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为其言论的发表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样也能方便政府对网民进行集中的信息监管,对公众的言论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更加有效地开展政府公共管理。
(三)及时迅速应对网络舆情
政府一定要抓住危机公关的最佳时机,一旦发现网络舆情就要迅速想出解决策略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把握好最佳的24 小时处理时间。 政府绝对不能对消极的网络舆情视而不见,认为这些网络舆情是一时的,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这种做法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对今后政府进行公共管理会产生很大的阻碍。 政府应该学会从消极网络舆情中抓住有效信息,相关的危机公关部门和人员应该联合起来想出解决对策,并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澄清,努力挽回损失。
(四)关注反馈情况
政府在解决好消极的公共舆论后也要密切关注后续的状况,调查问题是否已经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并查看民众对政府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效率的看法,了解公众对政府解决事件的满意度。 倘若民众的满意度较高,那对之后处理此类情况便有了借鉴的范本,积累了处理经验;但倘若民众的满意度很低,那政府就应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责令有关部门进一步解决善后,并对政府的公共政策进行完善。
(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通过法律法规对网络舆情进行一定的规范,这是网络舆情能够更好地参与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保障。 政府首先应该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网络舆情监管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并强调其作用,使民众了解自己权利与义务的范围,保证网络秩序的有序正常。 其次,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筛查,找出漏洞并进行完善,明确公众在网络舆情中的权责界定。最后,政府应该通过网络投票、意见信等方式收集公众意见,适当根据公众的建议颁布新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其行为。 总之,我国的法律法规应该强调公众的责任意识,保障公众言论自由的前提下也要确保现代公共管理的有序进行。
四、 结语
在网络舆情参与现代公共管理的背景之下,民众可以通过发表自己观点的方式参与到现代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来。网络舆情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网络舆情可以使公众对政府处理事务的方式和效率进行监督与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成了公众参与现代公共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政府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舆情,既要看到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消极影响。 在学会听取民众意见的同时也要科学审慎,正确辨别网络舆情的真假、好坏。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现代公共管理也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