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开展对策
2020-11-25彭民雄
彭民雄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春涛镇春涛中学 江西 鹰潭 335215)
1.新媒体技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新媒体是一种新型教育环境,是指新的信息技术支撑下衍生的媒体形态,比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数字电视、信息网络平台、触摸媒体等等,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互联网、通信网、卫星等多种渠道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等终端来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因此新媒体也被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技术形式更多样,覆盖面更广,而且能够满足即时互动的需求,使用起来也更加的便捷,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形式更加新颖和多元化,而且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摆脱传统语文课堂给学生留下的枯燥沉闷的印象,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活泼,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构建出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
2.新媒体下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具体策略
2.1 利用新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就需要语文老师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从学生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激发起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才能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得自主,使师生间互动交流更加顺畅。初中语文老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生动立体的特点,为学生呈现出精彩纷呈的画面,从而给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燃起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学习《口技》这课时,语文老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口技的相关视频、影音资源,使学生对口技艺人展现出的精湛技艺拥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从而为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做好了铺垫。
2.2 利用新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其次,语文老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将课外教学资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使课外资源来补充有限的课文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进行课文学习时对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拥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把握更加准确,唤醒了学生的情感意识,从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水平,使学生感知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比如学习《芦花荡》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历史资料,使学生走近抗日战争年代,从而对课文中的描写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深刻体会到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抗战时期农村人民坚贞勇敢的精神。
2.3 利用新媒体,创新教学形式。新媒体课件制作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制作,将黑板和电脑进行有机融合,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电磁笔来进行操作代替传统的粉笔书写,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集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于一体,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新媒体课件制作中来,学生在互动交流、参与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新媒体技术辅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形式更加新颖,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化抽象为立体,使枯燥的文字内容变成了生动、直观、立体的影像资源,为学生带来了更加完美的课堂体验,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学习《孔乙已》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出生动立体的孔乙己,从人物形象到动作、语言,使学生清晰而准确的掌握了孔乙已的人物刻画细节,对这个人物形象、性格拥有个更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2.4 利用新媒体,扩展课堂教学容量。试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不能仅局限于有限的课本内容,而要在有限的时间中为学生带来更加广阔的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储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时间新媒体教学,语文老师在课前准备新媒体课件能够极大的缩短了课上的板书时间,给学生留出更加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和练习,从而使有限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拓展了课堂教学容量。
总结
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形态,促进了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在新媒体技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构建出了初中语文集知识性、科技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