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角下学校德育管理观的变革

2020-11-25陈德洪

读与写 2020年24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生态

陈德洪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三八中心小学 广东 佛冈 511600)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态的绝不不仅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觉醒以及追求生态平衡,而且在更深层的含义上促进了人文精神以及道德价值观的觉醒,从而引起人们对精神的重新构建。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逐渐将这种生态意识逐渐渗透到学校的德育教育当中去,引导学生从生态的角度来考察德育问题,从而促进德育教育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顺利开展。

1.现阶段学校德育管理所面临的困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了当今教学中的重点任务,同时,身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教育在各大学校逐步开展,德育教育的研究者将德育管理看作是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并且把管理学理论当作德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例如“学校德育管理的依据是现代管理基本原理以及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所开展的”,“现阶段学校德育管理以及现代学校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是根据社会需要,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的现代管理方法”。然而,德育管理应该把德育过程归纳并且以此为核心;德育教育身为一项教育工作和其他领域活动有很大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德育的一切工作和机制都指向了受教育者。此外,现代管理理论生产于企业,虽然生产领域当中的管理也包括了劳动者,但是其终究目标是指向利润,因此借鉴现代管理理论必然会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在传统的观念当中,管理的功能是独立的,管理被人们认定为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决定了管理知识被视为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而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在其中并不多加考虑。然而在学校范围内,管理服务于教育活动的特性,使得管理与教育不但无法分离.而且处处关涉价值与伦理。综上所述,本文目的在于批判在以往学校德育管理概念下的学校德育的弊端.并讨论改进的可能。

2.生态视角下学校德育管理的变革策略

2.1 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引导学生自我内化。传统教学模式更多地体现了教师的威严和权威。相比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有效的体现出来。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抑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此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只能将德育教育陷入被动的境地,很容易引起环境的恶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按照生态理念中的开放性以及生活化的需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核心发展,激发学习情趣。首先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通过优化教学资源,发挥图书馆、广播以及升旗仪式的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此外,身为一名德育教师,当学生犯错误时要给予一些激励的词语,鼓励学生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当,从而促使他们自主成长和学习。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态发展规则要求,优势是在积极向上的班风以及校风的环境中,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2.2 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德育教育的对象是有鲜明个性以及活跃思维的学生,追求个性发展是学生的秉性。而教育的目的也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生存和适应能力,以便于在来激烈地社会竞争中适应发展需要。从神态理念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个体之间以及个体生态之间的和谐互动则是推动整个生态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打破传统的命令式教学,激活法学生的个体学习兴趣,这是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理解,这才是促进师生管理以及构建民主、和谐班级氛围的必然要求,老师要注重言传身教,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并且放低自己的姿态,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和老师拉近关系,才能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学校在进行德育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会、少先队以及校园内一切团队,积极发挥校会、晨会以及交流载体的作用,帮助学生搭建表达自己的平台,从而促进字德育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视角下学校德育管理观念的变革是促进学生德育水平提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这就需要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观念的生态教育的渗透,并且通过生态教育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将而这有效进行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德育水平提升以及生态意识的形成。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生态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