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2020-11-25曾燕玲
曾燕玲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中心小学 广东 连平 517121)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还没有建立完整的是非观,但是学生会根据大人的言行判断事情对错与否,因此教师在平时开展日常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利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内外兼修,最终促进学生成长为具备优秀道德品质的人。
1.加强与学生沟通,从学生出发
教师在渗透德育内容的时候要加强与学生沟通,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之后才更容易因材施教,做好德育工作。由于教师与小学生的年龄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教师与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不同,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习惯从自身出发,导致教师的德育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做决定。教师认为学生年龄还小,一些问题认知不到位,因此教师习惯帮助学生做决定,但实际上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与教师能够平等的交流。比如有的学生因为朋友的失约与自己的朋友闹矛盾了,导致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不好。教师在观察了学生的状态之后,应该先找学生了解状态不好的原因,然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批评学生这一段时间不好好学习。教师在了解之后发现是因为朋友失约两个人闹矛盾了,教师可以将两个学生叫到一起,让学生面对面把事情说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时候拿笔记本记一记自己朋友帮助自己的事情,当彼此之间闹矛盾的时候就可以拿出笔记本看一看,朋友之间就又会重归于好。教师通过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既帮助了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宽容大度,还能够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2.结合日常教学,渗透德育内容
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可以将日常教学与德育渗透融合在一起。学生对于单纯的说教比较反感,但是对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比较感兴趣,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将教学与德育渗透再一起,使德育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另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交流、合作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渗透德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时候可以联系实践生活,将实践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课堂上,进而渗透一些德育内容;教师也可以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还可以升华精神境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教材中的情感,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启发,进而加强学生思想建设。除此之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渗透德育内容。比如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时候要尊重其他学生的想法,要学会与其他学生磨合,要学会礼貌地与其他学生交流;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时候要尊重课堂秩序,要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不能够浑水摸鱼等等。教师将教学与德育工作的开展融合融在一起,既可以拓展教师德育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丰富教师的德育素材,最终要的是教学中的德育是逐渐渗透的,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学生的接受度比较高,有利于促进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3.组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德育
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组织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两方面:一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检验,即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会体现出自己的道德素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制定德育的主题;二是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活动开展德育工作,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吸收德育思想,最终促进教师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开展。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主题引动学生自由发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吸收德育内容。比如教师设计了几个主题:去朋友家做客、去景点旅游、去购物。在设计了主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还可以有一些观众,然后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临时应变,比如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父母突然吵架了;比如去景点旅游,看到游客随手扔垃圾;比如去购物,受到导购员的轻视。教师为学生设计这些主题和问题,让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使学生逐渐了解到要尊重他人,保护环境等等。教师组织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体验,进而促进德育教学有效性开展。
总之,教师开展德育教学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还是为了促进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然后开展德育教学;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最终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