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融合运用
2020-11-25魏金文
魏金文
(福建省沙县第三中学 福建 沙县 365500)
在语文教材中只要留心观察便会看到较高的育人价值,它含有美、德的综合内容,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德,还可以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综合对比这两者,从育人的功效来看,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融合运用,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品德、有能力的人。
1.语文知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融合运用的重要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课本知识进行的讲解,既单一、乏味,也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而语文知识的融合就不同,通过学科资源的衔接,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在知识的综合学习中使得学生得到语文素养的优化;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得到道德情感、道德品质、道德思想的提升。由此可见,其融合运用的重要性所在,为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教材内容、教学过程的创新,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语文素养、道德素养的综合提升。
2.语文知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融合运用策略
2.1 借助教材内容进行文学资源整合。在进行语文知识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融合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在教材内容的分析中使得这一教学得到育人的价值功效。例如,在教学《守望精神家园》这一教学内容时,其中涉及了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节日的学习,是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为学生树立民族精神的一个学习过程,那么,为让这一学科学习得到有效的落实,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的解读融合语文知识中《社戏》《春酒》这一教材知识,对传统文化展开深入探究分析,让学生在教材内容的融合学习中得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培养,使得学生得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强化,在语文知识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融合运用的过程中,实现教材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得到自主探究的兴趣,在学习动力的调动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2.2 利用道德观念展开教育全面深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让语文知识得到有效的融合与发展,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内容中的道德观念进行资源整合,在道德观念的深化中使得学生得到思想情感的优化,在课程资源的融合学习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品质的共同提升。例如,在教学《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教学内容时,其旨在培养学生拥有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的道德观,那么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激发,教师可以为学生融合语文教学中《礼记》二则这一知识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又可以实现学生道德观念的优化,使得学生在资源融合的学习中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得到道德思想的深化,同时为活跃课堂氛围,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道德论坛”的活动,让学生围绕“德”进行论坛辩论赛,让学生结合语文知识、道德与法治知识说一说德对人发展的影响。在道德观念的确立中使得课程资源得到有效性的融合;在教育目标的确立中展开教育的全面深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质性的发展保证。
2.3 结合情境教学进行综合素养提升。在进行语文知识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融合使用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情境教学的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德的培养,在知识融合的学习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例如,在教学《和谐与梦想》这一教学内容时,为实现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实现学生团结互助、共同发展道德观的深化,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文艺活动汇演,让学生结合“中国梦”这一主题情境进行诗歌朗诵,为让学生得到知识、能力、品质的共同培养,教师可以为学生导入“黄河颂”这一语文知识,让学生进行诗歌仿写。通过情境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语文知识的融合学习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优化中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3.结语
语文知识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资源的融合运用,教师要在教材内容的解读中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在知识与教学过程的深化中实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样既可以实现教学格局的创新,又可以让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综合性提升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