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2020-11-25郝瑞
郝 瑞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大昌汗学校 陕西 府谷 719400)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主动的去探索、探究,并且可以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之后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更为顺利的开展,那么,老师就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以此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下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一是创设教学情境,二是开展实践活动,三是进行小组合作。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的改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和引导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我们奇妙的世界》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是视频,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音频,这些形式的教学都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这一节内容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那么老师就可以利用课件播放地球上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而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拉进学生与语文的距离,那么,老师就可以立足于生活进行教学,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可以是调研、访问、操作等,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可以体验到“学有所用”的感受,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长相思》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充分体会这一篇文章作者的思想精神,由于这一篇文章的主题是“思乡情怀”,那么老师就可以在教学这一篇课文之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可以充分体会“思念”的情感,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写一篇题目为“思念”的小作文,可以写人,可以写物,以此感受愁绪的滋味,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进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是近几年比较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尽量给学生多提供一些探究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主的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形成,以此构建互动式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基于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由于这一节内容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人字形铁路的火车走法和隧道的开凿方法。”那么,学生就可以探究“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成功在我国铁路史上有什么深远的意义?”这个问题,让学生从全文概括,推动每一个学生自主思考,总结出最终的答案,以此构建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和学生平等的相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活动、进行小组合作,结合多种手段进行趣味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