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路径探析
2020-11-25赵海宁
赵海宁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084)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小家庭的幸福和睦,还是体现整个国家富强昌盛的基础。2019 年11 月,教育部在新闻通气会上公布了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抽测的复核结果:2018年,全国青少年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为91.91%,优良率为30.57%。2016—2018 年,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提升趋势:不及格率由12.0%下降至8.09%;良好率由21.9%上升至24.37%;优秀率由4.6%上升至6.2%。这是否说明青少年体质健康形势已经乐观?就此,有学者表示,“上升的趋势能否保持,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另有学者分析,“即使数据有所改观,但变化较小,还不足以说明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已得到根本性扭转”。综上,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虽然已显示止步下降的趋势,但整体水平仍不容乐观。
1 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1.1 健身意识不足
当前,造成健身意识不足的根本性原因在于现有对青少年的评价、管理、教学与青少年的天性不一致。此外,学校对青少年进行评价时,对青少年课外活动的评价还不够重视。学校基本上实行的是纸质化的考试,即用考试分数衡量青少年的优秀程度。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对很多家长来说,与其让孩子出去参与体育运动,不如多做一张试卷更加实惠。
1.2 锻炼时间不足
前文提到,学校的评价方式也会造成这样的局面:青少年要花大量的时间完成作业,从而很少有时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体育课开不足,也是造成锻炼时间不足的原因之一。例如,一些中小学根据情况灵活调整学校教学计划,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或是被挪作他用,如用于补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课程,或用来安排其他学校事务等。此外,担心安全事故也是学校和家长减少青少年锻炼时间的重要原因。
1.3 运动场地不足
众所周知,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的主要手段。这一性质决定了学校进行体育教学需要足够的运动场地、运动设施和器材。目前,许多学校尤其是地处城市的学校,其运动场地狭小造成青少年活动空间不足,运动设施器材无处放置,进而给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困扰。此外,课后时间段的运动场地缺乏,也成为制约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2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政策指引
2.1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的背景
2015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健康中国”的重大发展战略。2016 年 8 月 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从而使目标更加清晰、路径更加准确。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 年8 月10 日印发实施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标志着建设体育强国已成为当前体育工作的重点,《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要求把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考核体系,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
2.2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的要点
为了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给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提供政策指引,2017 年11 月28 日,体育总局、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首次提出了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旨在通过合力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实现青少年身体素质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组织发展壮大,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充足,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的各类培训广泛开展,青少年科学健身的相关研究与普及成效显著。
3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路径
3.1 坚持政府主导
《计划》等政策文件的颁布,已经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视和决心。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体制机制,进而形成自上而下、逐级推动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督机制,形成自下而上、逐级反馈的回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保证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推动方向不发生偏离。
3.2 加强部门协作
学校是实行体育教育的重要阵地。《计划》虽然提出了刚性的要求,但是要从深层次解决问题还得依靠教学管理方面的一些改革,尽力让考试、教学和管理更符合青少年的天性和成长发展的轨迹。这也是体育总局、教育部等七部门共同起草《计划》的初衷,就需要打破之前部门之间看不见的“藩篱”,寻求共谋共发展,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形成合力,推动教学管理的深化改革。
3.3 鼓励社会参与
(1)各地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青少年体育文化宣传广度和宣传力度,营造整个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舆论氛围。(2)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扶持青少年体育影视和体育文学作品创作的力度。通过创作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影视、文学作品,让青少年真正爱上体育、爱上参与体育运动。(3)重视家庭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通过鼓励家长以亲子的形式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文化活动,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为整个家庭营造体育锻炼氛围。
4 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建议
4.1 提高健身意识
实现教学管理的深层次改革可以从根源上扭转健身意识不足的现状,但要让青少年真正爱上体育运动,首先要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体育文化教育,提升青少年的体育文化素养。其次要组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让青少年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享受体育活动的快乐。
4.2 保证锻炼时间
要实现“每天锻炼1 小时”,首先,要以部门协作为突破口,促使学校开足体育课,为青少年在校期间的锻炼时间提供必要的保证。其次,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让家长愿意就孩子的体育运动时间进行规划。最后,要在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上发力。否则的话,即使青少年有锻炼需求、家长有配合意愿,若没有种类多样、功能齐全的青少年体育组织提供服务,青少年课后的锻炼时间还是无法得到保证。
4.3 保证运动场地
通过政策引导,使学校能够持续投入,进而保障青少年能够随时随地使用运动设施和运动场地进行锻炼。同时,加大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力度,进一步实现社区共享。保证运动场地条件是让青少年能动起来的前提。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课余时间,若没有运动场地,实现青少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的目标就会变成空谈。
5 结 语
“少年强则国强。” 实施《计划》显示出,国家不仅着力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在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做最大的努力。期望学校、社会、家长能够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这不仅对青少年个体未来实现自我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国家富强、进步同样重要。期待学校、社会各界以《计划》作为抓手,将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落到实处,从而实现《计划》提出的“到2020 年,广大青少年体育参与意识普遍增强,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