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结合策略

2020-11-25陈亚平

名师在线 2020年33期
关键词:习题学困生高中语文

陈亚平

(福建省周宁县第一中学,福建周宁 355400)

引 言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越来越常态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所以,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均需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地转变“教”与“学”的观念,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结合的方法和策略

(一)利用智慧云平台明确课前学习任务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课前预习仅仅是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学生也只是提前熟悉了课文知识点。普遍的情况是,很多教师不注重学生的预习效果,不会及时跟进导学案,没有准备好必要的课前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检查学生是否真正透彻地进行了预习。周而复始,学生的预习就成了应付教师、敷衍自己的形式罢了。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课前预习的方式和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利用网络推送预习的知识点,而学生可开放自己的网络空间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完成预习任务。这样,教师会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计划[1]。

例如,在教学《牲畜林》一文时,教师就会通过课前推送相关视频,要求学生欣赏影片《举起手来》中潘长江追赶牲畜的一个片段,以及卓别林的无声电影《城市之光》这两个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教学视频,并结合三者的相同之处,提出一些问题,如“文中朱阿为什么六次举枪五次延迟?分别写了哪些小动物?这两部影片与本文的艺术手法相同的地方在哪里”等。学生在经过充分的预习,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能做到主动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课前预习任务的自主完成情况。

有则加勉,无则改之。学生通过导学案能够明确自己的不足。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课前作业情况的反馈,更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讲解相关知识。比如,小说《牲畜林》中经常运用到“摇摆”或者“延迟”的写作手法,因而教师可在课前将这两种手法运用链接的形式,提前推送给学生了解。因此,课堂的延伸在预习中就已经完成了。这一方面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基础进行知识的触类旁通,最重要的是,这样也相应增加了课堂容量,切实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文言文在各种大小型的考试中都会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也占有较大的分值,但是学生在这一部分的平均得分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一根粉笔和一块黑板结合的抽象教学模式,无法给学生全面地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这种教学方式也就很难帮助学生真正地解决重难点问题。但是,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就能很好地突破这类抽象教学的局限性[2]。

例如,教学《赤壁之战》这一课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根据课文已知知识进行串讲,学生会因为三国人物的身份和人物关系间的复杂性,以及对曹操败走华容道这个情节的不熟悉,而觉得思路不清晰,甚至凌乱。这时,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赤壁之战”有关的小视频,在课件中标识出明显的人物关系,以及曹操败走华容道时先后出场的人物顺序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文本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从而使其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师还可利用希沃白板设置一些互动题,让学生运用白板操作,通过拉动答案、画横线,以及在计时器的帮助下两组学生进行比赛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做,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信息技术的特色在语文课堂教学得到充分展现。

这样,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轻松掌握文本内容和思路,还能更好地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另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会大大增加语文课堂的容量,使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极大的提高。

(三)利用微课小视频讲解习题

课前、课后做习题,课堂讲解习题,是语文学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这样既可以检验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又是检测学生掌握课文相关知识的标准,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做题习惯、提高学生课堂自主解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让一线教师感到困扰的是,一节课的时间往往有限,不能将每道题都讲得很详细,做到面面俱到。再加上班级学生的知识内涵、学习能力层次不同,学习基础好、消化能力强的学生普遍会认为教师针对几个知识点不断重复讲解,课堂学习热情不高;但是学习基础薄弱、无法很快找到解题切入点和突破口的学生则会认为教师授课内容过快、过乱。因此,针对这类现象,教师可以试着将一些习题讲解制作成微课,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在重点习题的讲解上,做到真正的张弛有度。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对相关习题进行及时订正和有效探究。这样的教学处理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下能真正做到分层教学[3]。

例如,以《兰亭集序》这课中的练习为例,教师可以将“毕”“次”“盛”等重要实词的词义演变过程做成微课,要求学生结合微课自主学习。

当然,教师也可以将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能力题做成微课,如(1)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引以为流觞曲水”;(2)文章第二自然段写出了作者——王羲之对人生的什么感慨?同时,教师也可以将难度较大的能力题利用微课小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通过反复观看,透彻地理解习题中的重难点。

例如,在讲解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选言思维”时,由于学生对逻辑学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将其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学习理解什么是“选言思维”,以及“选言思维”运用的一般方法。这样,学生对按题目要求分析文字就会有一定的感悟,能下笔去操作。

这种用微课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将语文习题的讲评区别性地分开,通过多种形式的融合,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构建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是凭借一根粉笔、一张嘴,不停地向学生灌输和讲解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部分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基本不思考,无自主意识,只是单纯地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与“追随者”,慢慢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现代信息化教学是一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方式,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给学生创建了一个独特的学习空间。这样,学生能自主学习,高效地解决问题,继而建立一种真正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智慧课堂互动分析,能及时了解学生在语文知识点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时进行调整。

例如,在《将进酒》一课中,学生对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中的“钟鼓”“馔玉”的艺术手法,以及“借代”这种修辞手法不理解。因此,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三,有助于帮助缺课的学生和学困生在课外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学习。语文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模式,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便捷”。这种方式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还为一些因事缺课的学生及学困生进行课下反复学习提供了帮助。缺课的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教学讲座、PPT 等,根据自己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强化。理解能力稍差的学困生多会因对课堂上某个知识点没有理解透彻,而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但是,开放性的高中语文教学资源,能很好地帮助学困生解决这一问题,使其能利用课余时间重新学习和巩固课堂知识。遇到难点,学困生可以随时按下暂停键或者重复观看。这样,学困生就有了足够的思考时间,以此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最终达到提高自己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结 语

要想让高中语文课堂真正具有高效性,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娴熟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积极学习和巧妙地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事实证明,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才能在特殊时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在特殊时期,一线语文教师可通过直播、录播等多种形式,通过qq、腾讯课堂、钉钉等各种信息平台,为学生传授知识,展现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独特优势。因此,不管是平时的教学还是在某种特殊时期的授课,教师只有充分把握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习题学困生高中语文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早自习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