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创新视域下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0-11-25顾军泰州实验学校

灌篮 2020年20期
关键词:活动课课间体育课

顾军 泰州实验学校

一、前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核心作用就是整合最好的教育资源来培养人才,学校体育开展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体育并非字面上身体的教育那么简单,通过体育学生可以获得很多品格、心态、思维方面的能力。多年来,体育一直被视为边缘学科,有些基层学校甚至不开设体育课,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可取的。鉴于这种情况,学校体育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直接导致停步不前,甚至出现倒退。要想改变这一困境,必须要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路径进行规划,以便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二、“融合创新”理念概述

融合创新指的是广泛吸收成功的经验、方法,选择其中能够指导本学科实践的内容与现有机制融合。要想发展,必须要对新的构架进行创新。融合创新也可以理解为事物积极发展的一个有利过程,对于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分析

(一)课程内容一成不变、缺乏吸引力

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内容,体育课是学生接触学校体育最为直接的形式。因此,可以将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作为推进学校体育发展的首要通道。传统的体育课主要包括体操、田径、球类等等,从上到下各式各样的教材非常多,其中大部分内容重复。正是这大同小异的教材,限制了体育课的想象力。一直以来,按照教材的编制进行教学内容安排,从小学到高中,内容换汤不换药。风味相差不大的体育课,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的情绪。

(二)整班授课,缺乏新鲜感

整班授课制,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采用较多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这种授课形式的优点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较为集中,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老师机械的教、学生机械的练,总体的效果不言而喻。这种缺乏个体辅导的组织形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创新。

(三)运动时间无法得到保障

体育作为非考试科目,在与其他学科的时间分配上差别巨大。特别是涉及升学阶段的学习,有些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生生的把体育丢在一边。很多人认为等升学了,再锻炼身体也不迟。还有人认为,运动后会产生疲劳感,不利于学习甚至是影响学习。因此,经常会出现体育课被占用的情况。学生是学校体育开展的主体,但主体忙于学习、忙于升学,运动时间无法得到保障。

(四)运动空间受到限制,硬件条件达不到要求

运动场馆是限制运动人数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多场地少,很多学校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些条件好的学校配有多种类型的运动场地,学生可以按项目分布到其中。而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只有一个田径场,几个篮球场。这种条件,别说专门用于运动了,所有学生同时做课间操可能都没办法实现。

(五)教师专项过于集中,多样性差

在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中,球类和田径专项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大。这种专项配置和课程内容设置有关,什么样的课程决定了体育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技能,这种迎合是正确的。但也不是完全适合的,随着学生情况的改变,对于新兴运动项目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强,过于中规中矩的传统项目,很明显无法再适应当前的状况。

(六)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单一,执行不到位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补充内容,一般以大课间和活动课为主。大课间又是二者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由于场地、学生人数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有些学校出现初三、高三年级不参与课间操的安排。这种情况是不符合政策的,但对于学校来讲又是短时间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再来看大课间的内容,课间操、跑操,操作起来简单、有效,但内容较为枯燥,常年不变,学生参与起来毫无热情可言。活动课是大课间的补充,很多学校都是名存实亡,这门课只存在于课表上。学生每天运动时间 1 小时没有办法得到保障,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

四、学校体育发展的策略

(一)结合学生情况、地域特色、教师专长,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要想摆脱课程过于枯燥单一的现状,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所谓特色校本课程,需要融合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教师专长等要素,并对这些要素进行组合优化创新,构建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特色课程。通过课程的创新,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体育课的教学实效。例如,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从10月第一场雪开始,就进入了非常寒冷的冬季。一些在其他地区开展起来非常容易的长跑项目,很明显不适合在这里开展。为了让冬季体育课不失光彩,融入冰壶运动无疑是绝佳的选择。进入冬季,完全可以将特色校本课程作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来上,学生拓展了运动兴趣、发展了体能,体育课程也得到了华丽的转身,益处多多。

(二)改变传统观念,创新体育课组织形式

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不能为了避免发生问题,而不去尝试新的事物。对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进行创新需要对学生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需求及爱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例如,最简单的男、女生分班教学,男生班和女生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更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男生以球类为主,女生以体操类为主。此外,还可以分项目进行授课,将某一阶段的学习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学生在每学期初时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项目,每学期需要选择不同的项目进行学习。以三年6个单元为例,学生在3年的时间中可以较为系统的接触6个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养成具有较好的意义。此外,每学期重组一个班级,也能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三)科学规划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时间,做到有序、充足

按照相关政策要求,中小学生每天在校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应达到1小时,按照目前的课程设置内容,很难达到要求,这就需要统筹安排,将碎片时间融入每一天当中。首先要保证体育课的开设数量要达标,不能偷工减料,更不能随便占用。其次是大课间要正常开展,不能为了升学而舍弃锻炼身体的时间。第三要保证课外体育活动课的开展,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仅靠大课间的运动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用课外体育活动来补充。抓好这三个方面,学生用于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也就得到了保障。

(四)优先保障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确保具备充足、安全的场地环境

缺少硬件是很多学校的硬伤,在学校的建设中,应当优先考虑体育场地、场馆的建设,解决好场地问题,学校体育的发展才能有基本的保障。体育设施的建设首先要足量,按照学校的规模,配置符合人数配置的场地数量。在此基础上,场地、场馆的功能用途尽量要多元化,尽可能发挥场馆的综合作用,例如,新建体育馆时可在两端设置主席台,既可以用于学生的室内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的大型集会活动。对于年久失修的器材,要坚决报废换新,以免发生重大安全隐患。学生的运动安全是学校体育开展的重中之重,没有了安全就没有了一切。综合起来,就是着重解决有场地用、用的安全的问题。

(五)提升体育教师地位,鼓励新兴运动项目专长的教师到中小学任教

体育教师的地位在学校中并不是太高,在工作量、职称晋升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专业技能强的毕业生很少会选择到中小学从教,从事新兴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更是少之又少。提升体育教师地位可以很少的吸收相关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一个学校的体育师资应尽量全面的覆盖各个专项,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项目,这样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师资发展要求。此外,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师生比也存在严重不足,有的教师一周要上20节以上的体育课。如此高的工作量,教学的质量也无法等到保障。因此,还要设置足够的体育教师岗位。

(六)创新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保证质量

体育活动课很多学校都在开展,但其开展的状态基本一样,没啥实质性的意义。体育活动课的时间,喜欢运动的学生会去运动,不喜欢运动的可能就会去做别的事情。因此,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必须科学规范,不能只给学生画个圈,圈里做啥与学校无关。体育活动课可以考虑按照选项课的思路进行规范,学生每学期按照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并安排相应的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既保证了运动时间、又能提升运动兴趣,益处多多。

猜你喜欢

活动课课间体育课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低年级的实践与探究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讨厌的理由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