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的建构

2020-11-25郭洪铭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实用性院校职业

郭洪铭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是对原有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功能等的一次质的飞跃性的课程设置,其重在根据工作必需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工作姿态等,制定突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虽然普遍认为,职业实用性应是建构高职体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并积极进行了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但一方面,在“体质体育教学理论”和“技能体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深受“三自主”[1]“递进性”[2]“轨道式”[3]等教学模式的影响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由于体育教学理论、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创新能力不足,以及政策引导不够的制约,使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的建构存在着不少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建构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育素能。

一、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建构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清晰的体育课程设计目标

高职院校由于对体育课程改革目标不够重视,片面地认为其不过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已。这种对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的误读,必然反映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及认知,进而极大地影响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1.教师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计目标有待明确

相关资料显示,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中,分别有30%、39.6%、20.3%的教师认为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非常重要”“比较重要”和“一般重要”,仅有10.1%的教师选择了“不重要”,表明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建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开始进行有益探索,但在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上仍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绝大多数体育教师仍然缺乏清晰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计目标。即在体育教师中,仅有28.9%的人认为自己在体育课程中设计了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而71.1%的人表示只是根据每个单元设计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其次,体育教师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产生的作用理解有限。体育教师是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重要建构者、推进者和实践者,其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产生的意义和作用的发挥起着启发者、引领者和示范者的重要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仅有8.6%和34%的教师认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而“不了解”的占到了32%,“一般性了解”的占到了25.4%。而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一知半解,必然导致其很难主动投入到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期望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实现。最后,体育教师尚未根据不同职业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较高体育素能的人才的最大特征是其适应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而这必然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职业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但仅有35.5%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在遵循体育教学目标普遍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职业的特定需求设计别具一格的教学目标。而64.5%的教师尚未完全认识到不同职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4],仍在依旧按照已有认知普遍性和无差异性地设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必然导致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的难以开展。

2.学生了解但不太认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目标

尽管表面来看,有61%的学生了解体育课程教育目标,仅有39%的学生不了解体育课程教育目标,看似对自身需求有较好的掌握,但一是39%的学生不了解体育课程教育目标,这必然影响体育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非常值得深思和重视。二是学生并不太认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目标。只有8.1%和21%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育目标“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高达59.6%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育目标设计“非常一般”,甚至11.3%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育目标设计“非常不合理”。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育目标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无法为自己提供完备的体育教学,自然难以提高自己的体育素质和求职能力。

(二)课程内容难以满足基本教学的需要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课程,并建立了相应社团,但并未开设健美操、游泳等课程及建立相应社团。因此,不仅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内容难以满足自己的体育学习需求,而且不少教师也认为现有体育课程内容满足不了基本教学的需求。

1.课程设计

(1)教师期盼更加有效的课程设置模式

首先,“普通体育课+选项课(必修课)”课程设置模式仍是最为重要的体育课程设置模式,而其它体育课程设置模式则有待创新和普及。相关资料显示,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中,有50.8%的教师选择了“普通体育课+选项课(必修课)”课程设置模式,而仅有20.3%、15.2%、13.2%和0.5%的教师分别选择了“普通体育课”“选项课”“俱乐部教学”和“其它”等课程设置模式。表明后四种体育课程设置模式虽有所开展,但占比过低,仍需加大推广力度。其次,传统体育课程仍受青睐,而新兴体育课程未被广泛应用。所谓传统体育课程,指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和体育选修课等,新兴体育课程则指俱乐部教学和体育保健课等。以俱乐部教学为例,由于其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也能因需提供不同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条件,所以,必然引发更多的高职学生会选择职业实用性更强的俱乐部教学模式。但在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体育俱乐部、体育选修课和体育保健课等五种体育课程设置模式的多选中,84.8%的教师选择了“体育基础课”,52.3%的教师选择了“体育选项课”,51.8%的教师选择了“体育选修课”,27.9%的教师选择了“体育俱乐部”,5%的教师选择了“体育保健课”。无疑显示新兴体育课程即俱乐部教学和体育保健课过低的占比,表明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设置仍有很大上升空间。最后,差异悬殊的开设学时。在高职三年六学期中,体育课程学时超过了1个学期但少于5个学期。虽然54.3%的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开了3个学期,但选择开设2个学期和4个学期的教师也分别占到了25.4%和20.3%。过于悬殊的体育课程开设学时势必导致不同的体育课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

(2)学生对体育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不高

相关资料显示,学生对体育课程设置“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只有13.1%和21.2%,而认为“一般”的却高达58.6%,甚至还有7.1%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4]。学生之所以满意度不高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课程过于偏重“体育技能”的需要,要求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单调的体育课程之中,而非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然难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教学内容

(1)教师希望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高职院校为满足学生更加丰富的体育教学活动,虽然力图尽量开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武术、健美操等课程,但总体而言,仍然是“中学体育课程的翻版与重复”[5],尤其依旧以田径、足球、篮球、健美操等课程为主,并未根据新的学习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与改进,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无法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2)学生希望开设更加合理的教学内容

首先,学生不认同体育课程内容。高达68.5%学生认为现有体育课程内容无法满足体育学习的需要,难以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可见,如果不能设置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体育课程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其次,学生希望创立更多新型体育社团。在乒羽社、健美操社、篮球社、足球社、排球社、网球社、游泳社、其他等多种体育社团中,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创设的体育社团依次为篮球社、足球社、排球社和乒羽社等传统体育社团,而健美操社、网球社、游泳社却相对较少。希望通过创设更多新型体育社团,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能。

(三)尚未形成实用性体育课程建构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与高职院校其他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有很大不同。后者毕业后虽然一般不会从事体育工作,但他们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需要一些必备的在体育课程中学到的运动能力,如长时间站姿或坐姿所需的体育技能和职业素能。因此,高职院校非体育专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系应由职业基础体育课程模块、职业类型体育课程模块和体育选修课程模块三个部分组成。职业基础体育课程模块具有体质健康达标的共性,开设在大一期间,课程主要为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太极拳等[6]。但大二开始就应当构建职业类型体育课程模块,即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类型,将其分为户外类群、办公类群和车间类群的基础上,进行更具针对性和更强实用性的授课及训练。以车间类群为例,由于该工种长期工作站立于工地并重复某种动作,容易引发静脉曲张等职业病,所以,设置实用性体育课程时就应加入肌肉耐力及灵敏度反应力训练内容。体育选修课程模块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个体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增强学生个体对身体能力的锻炼[7]。但令人遗憾的是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仅具基础性、普遍性;正在推广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仍缺乏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尚未突出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而体育选修课程也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与中学体育教学差异不大相同,导致学生在普遍对体育学习兴趣不大的同时,更是阻碍了高职院校体育选修课的有序开展;二是对体育选修课的重视不够,使得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体育选修课程体系,必然影响高职院校体育选修课的有效开展;三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尽完善,也极大地影响着体育选修课程的选择性[8]。

(四)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法有待完善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在于通过评价可以找准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调整和优化,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1.教师体育课程成绩评价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教师对学生体育课程成绩评价的主要方式为体能测验与平时到课情况的加权平均,但实际评价时的具体方式选择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价内容比较单一。如,将学生体能以及技巧的掌握作为评价的内容,却不太重视甚至是忽视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情感、偏好与发展需要。二是评价过程不够全面。不是过程+期末相结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成绩,而是比较习惯于运用一次性的终结方式评价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成绩,或者是平时成绩占比偏小,期末成绩占比太高地对学生一个学期的体育课程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三是评价主体唯教师化[5]。即由任课教师对学生体育课程成绩进行评定。这虽然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但如果由教师出卷、阅卷及对学生平时表现等一条龙地考核到底,而没有相应方的参与也会引发学生对学习成绩的不满意。

2.学生希望优化体育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在体育课程成绩评价上,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成绩“非常好”的占15.2%,“较好”的占59.4%,“一般”的占25.4%,没人认为自己的教学成绩“不好”,但学生却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成绩评价“非常健全”的仅占4.6%,“比较健全”的占11.3%,“一般”的却高达81%,3.1%则认为“不健全”[4]。表明在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尚需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二、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的建构对策

(一)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目标

分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可将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于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个层次下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9]。运动参与目标重在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让学生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运动健康的人生;运动技能目标重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并使他们更加娴熟地掌握运动技巧;身体健康目标重在通过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养的目的;心理健康目标重在培养学生日后工作必须拥有的良好身体素质;社会适应目标重在不仅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有较强的体能适应能力。

(二)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设置优化

1.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相比,前者由体育文化涵养、职业身体训练、专项技能三个板块组成。而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重在通过针对性地体育教学,使学生具备适应劳动必需的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进而提高未来劳动生产者的身心健康。下面根据人社部职业分类目录和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分类,将高职院校学生运用知识、技能时的工作特色划分为户外类群、办公类群和车间类群三种类型,并对其岗位、专业、岗位要求和职业体育训练等进行分析。首先,户外类群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户外类群岗位包括:建筑、勘查、测量、导游等。专业包括:测量、建工、航运管理、旅游管理等。岗位体质要求为:耐力体能、跳跃攀爬能力、身体平衡性与适应性、应急能力等。职业实用性体育训练内容包括:体能、野外定向越野、体操、足球、游泳、篮球等。其次,办公类群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办公类群岗位包括:计算机、会计、档案、文员、设计人员、接待等。专业包括:计算机、文秘、外语、营销、酒店管理、会计、企业管理。岗位体质要求为:腰背肩力量、个性气质、体态、注意力集中能力等。职业实用性体育训练内容包括:体能、形体、舞蹈(健美操等)、艺术体操、羽毛球、拓展训练等。最后,车间类群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岗位包括:电子、设备操作、汽车、装配等。专业包括:电子、工业自动化、机械加工等。岗位体质要求为: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精确性、注意力转换能力等。职业实用性体育训练内容包括:体能、小球运动、体操、器械运动、休闲瑜伽、集中注意力练习等[7]。

2.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课时设计

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为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不少于108课时的体育必修课,且保障每周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以及不少于15门体育项目[10]。为此,应建立“2+1”体育课程模式体系。“2”指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内设置“体育选项课”。“1”指根据专业类别和职业岗位特点,在第3学期设置诸如拓展训练、体验式教学、形体训练等“职业实用性体育选项课”[11]。这不仅促进了体育课程基础目标与发展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3.创新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有如下三种模式:一是占71.4%的照搬本科体育课程模式;二是占19.1%的沿袭中专体育课程模式;三是占9.5%的高职体育教育模式[12]。但笔者认为,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应有所创新。首先是“2+1”模式。即在第1学年的两个学期分别设置基础课和选项课教学,在第3学期则根据专业需求和岗位特点设置职业实用性体育课教学。其次是“3+1”模式。即在前3个学期开设体育选项课,在第4学期针对“准职业人”未来工作岗位的特点,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实践和理论教学[13]。再次是“2+2”模式。即在第1学年的两个学期设置选项课模式,在第2学年的两个学期根据未来岗位特点设置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最后是“体育俱乐部”模式。在俱乐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未来就业岗位的特点灵活安排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11]。

(三)创新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一是嵌入式教学法。该法能在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打下职业必需的体能素质。以户外类群岗位为例,由于该类岗位要求工作者有充足的活力,以便精神集中地完成任务,所以,要将倒立、篮球、健身跑、羽毛球、排球、乒乓球、跳绳等增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嵌入体育课程教学。这看似虽仍是传统体育课程,但由于嵌入了与职业相匹配的体能素质,所以,往往是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初始阶段的主要方法[14]。二是专门性教学法。要求高职院校根据户外类群、办公类群和车间类群等不同类型的职业岗位所需的体能素质,将与之相同、相近或类似的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高度一致[15]。三是职业实用性项目教学法。指根据职业活动所需的体能素质、身体姿势、站立技巧等,选择与之匹配的运动项目进行教育,使学生不仅拥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而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运用的技巧[16]。四是拓展训练教学法。这是企业增加员工适应环境和克服困难时的非智力能力时广泛使用的一种培训方法,而这些非智力能力很难体现于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只有将其引入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17],才能在贴近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同时,达到提高学生强能健体的目标。

(四)加强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效果评价

课程评价不仅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验证,而且更重要的是将评价结果运用于下轮教学活动中,从而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18]。

1.创新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评价理念

首先,扩展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不能只重视学生对基础性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必须获得一定的体育竞技成绩[19],而要将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文化认识、课堂学习情况、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自身运动能力以及社会岗位工作适应能力等纳入其中。其次,重定评价目标。不能把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唯一的评价目标,而是为了促进师生交流及增进认识,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根本目的。最后,强化过程评价。期末体育成绩测试虽然重要,但也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确保正常出勤、认真听取讲解、规范运动项目等过程化评价,并纳入体育成绩考评之中。

2.多元化进行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评价

要全程地对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进行分段且内容明确的评价。第一,学习态度。重点观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对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的参与度。第二,出勤情况。重点观察学生在考核周期内的出勤次数是否达到了参加考试的标准,以及无故旷课的次数是否达到了被限制考试的程度。第三,课堂表现。重点观察学生在理论课上的关注力、主动性(发言、质疑等)、回答性(答题率、答题正确率),以及运动课上的活动次数和达标程度等。第四,身体素质。重点观察学生的肺活量、运动速度和灵敏程度等。第五,专项技能。重点观察学生掌握了基础性的体育运动技能,并能将其与职业岗位所需的体育素能相融合。第六,学习进步。不仅要观察学生体育技能的娴熟掌握程度和体育成绩的提升程度,而且要观察学生对体育运动是否确立了正确认识,因为这将终身性地引导学生的体育活动,所以,要因果结合地评价学生的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实用性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职业写作
凤凰精选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