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武术运动窥探儒家体育思想

2020-11-25林月月湖南师范大学

灌篮 2020年20期
关键词:练武传统武术儒家思想

林月月 湖南师范大学

一、前言

古代军事战争传承的技术之一——武术,既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抵御强敌,中国的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华儿女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经过历史和文明发展的沉淀,成为我们安魂守魄的法宝。中国武术是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的滋养下发展而来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对武术这一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儒家伦理思想及精神几乎成为各个行业共同奉行的道德准则,武术领域也不例外。[1]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一开始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的儒家思想体系!

二、武术与儒家思想的联系

儒家思想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孔子是其代表人物,其核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等。在思想哲学方面,中华传统哲学和伦理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2]儒家思想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也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侵染,很多体育精神于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息息相关。要对儒家体育思想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就要找到一个具体的、包含体育和儒家思想的对象,这样才能探索出生动真实的儒家体育思想。而中国的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深受儒家思想和儒家体育思想的熏陶。研究儒家体育思想,以武术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再合适不过了。

中国传统体育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传统武术,如太极拳、八段锦、螳螂拳等;二是民俗活动,如赛龙舟、火把节、泼水节等;三是民间活动,如踢毽子、跳绳、扔沙包等。以传统武术作为研究对象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中国传统武术起源较早,经历过岁月的沉淀,且在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具有代表作用。它是引领学习者去认识社会客观规律和人与自然的教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精神导向和保障。第二,武术以其健身的功效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受到了海内外人民的推崇和喜爱,中国武术在国外被称为中国功夫,学习中国武术,要先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中国的传统思想。第三,武术运动是儒家思想物化的外在形式。传统体育项目中,几乎全都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浸润,但武术运动以儒家思想核心为根基。因此,要研究儒家体育思想,就可以深入研究武术运动。

三、武术蕴含的儒家体育思想

(一)仁礼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体育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是学校体育思想的开拓者。孔子将“礼、乐、书、数、射、御”作为基本教学内容来教育学生。提倡“仁义之勇”的伦理道德,坚持培养“文武兼备”的个人才能,构成了“尚武崇德、服务社会、求和谐、爱祖国”的武术精神理念。[3]“仁”是儒家核心思想,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儒家“仁”的思想不仅体现在武术的技艺上,还体现在武术的德行上,倘若缺乏善良、仁爱之心和武术德行的人使用武术,可能会要他人性命,但是心胸仁厚的人,往往都是点到即止,尊重生命。武术作为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技术,特别要求练武之人必须具有仁厚慈爱之心,强调不教给没有仁爱和道义之人。[4]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君子之道,发乎情止乎礼”,在处事和社交时“礼”是其主要崇尚和宣扬的文化之一。中国人在社交时都讲究“克己守礼”,习武之人会有自己的礼节,拜师时会有“拜师礼”“抱拳礼”“跪拜礼”等等,不同的场景下运用不同的礼节。例如抱拳礼在古代习武之人间可用于问候、武艺切磋等,在当今社会,抱拳礼也应用在传统武术的表演及竞技中。行礼方式为:右手成拳左手成掌,左手压在右手四指之上,手臂曲圆,意为四海之内皆兄弟,谦虚团结。[5]

仁礼即仁爱、礼合,强调的是我们每个人要养成的道德标准,也是习武之人必须要恪守的道德底线。

(二)信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他强调做人要忠诚、守信用,与别人交朋友,所言所行,要能说到做到。荀子亦云:“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荀子认为在交友上不守信、不讲诚是非常可耻的。仁、信、礼都是习武之人尊奉的终极伦理信条与道德规范。“信”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和道德行为规范,形成于传统的武德有机体中,教给练习武术的人如何做人正是“信”的中心任务,正所谓“言行一致”,这也是练武之人一直所坚信和坚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练武之人在江湖行走的过程中通过武学交流与哲学探讨等一系列活动产生碰撞,很好的践行了“信”这一伦理价值,提高了自身的伦理修养及道德水平。

(三)刚毅进取,自强不息

子曰:“刚毅木调近仁”。儒家人生哲学强调刚毅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所主张的理想人格,像天一样刚健自强,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7]练武者有“冬练三九天,夏练三伏天”之说,要求练武者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都坚持练习。武术恰恰是培养青少年“刚健自强”,凝聚中华民族慷慨精气神的重要途径。“站姿挺拔像颗松,走路一阵风”很好的形容了练武之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武术课程也逐渐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但最重要的也是为了传承武术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及民族精神,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勇敢无畏、积极向上的精神气概。

(四)忠君报国

传统武术发端于军事,所谓止戈为武,武术就是用来消停战事的。一旦双方“动武”,事态就非常严重,敌对双方要么伤和气、要么伤身体。因此,传统武术中很多种类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技击性,以强化自己少受伤害。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被儒家思想融入武术当中。习武者将服务君王,报效祖国作为之间的终极目标,在习武者眼里护国是第一要务。“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高度的价值追求,正是由于这样,中国传统武术才形成各种不同的门派,各门各派为了发展也进行了不断地强化,这其中就有很多传承上千年的武林门派,比方有嵩山派、武当派等。[8]

四、结语

无论是儒家体育思想还是武术运动,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而当代习武之人,无论是武术运动员还是单纯的爱好者,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武德的天然传承者和自觉弘扬者,不仅要勤于苦练技能,同时还要通过对自我进行反思与激发,使个体修为、宏大的民族文化和武学精神实现某种神性相契合。其次,要从武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杰出代表的角度来确立武术德育的地位,透过武术德育使人们了解中华体育精神,去领悟体育精神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我们在汲取外来思想和文化的同时,要坚定本国家、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体立场。把外来的思想和文化作为补充,而不能本末倒置。只有坚定文化自信,伟大的中华民族才能够傲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猜你喜欢

练武传统武术儒家思想
施氏和孟氏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非遗”视角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练武可治愈青少年弱视的发现
为让女儿坚强,我差点犯大错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