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
2020-11-25方伟封蓉
方伟 封蓉
一、 引言
近年来,教育界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课程思政”这一命题,旨在构建融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通识课、自然科学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360 度“熔炉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一环,同时拥有教学课时多、时间跨度长、教学对象广这几项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充分发挥思政功能的通识课的最佳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转型至关重要。
二、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与思政课程的外在性和强制性不同,课程思政更加凸显的是隐性教育普遍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相较于思想政治必修的理论课程,通识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是贯穿学生整个培养过程的教育,其教学对象涉及范围、授课时长等方面远远超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也意味着隐性教育课程思政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育人的途径是多样化的,高校中育人的主要途径是依托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思政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过程,不能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课程体系,同时也需要其他课程体系协同发展,从而达到协同育人这一重要育人理念。
三、 “第三空间”的内涵
美国Kramsch 教授于1993 年在《语境与语言教学中的文化》首次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之后该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空间指学习者通过平等互动的跨文化探索和协商,将文化间的孤立状态变为聚合状态,创造性地建构出本族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之间的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本国和外来文化均得到加强和深化,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能成功自如地交流,表现出人类互动的整体性,超越自我中心主义、刻板印象与偏见以使得交流双方互相渗透和融合,真正实现交际者之间平等共存的理想。 也就是说,跨文化“第三空间”理论其实质是指在了解本族语文化的基础上,认可和接受外来语文化,使两者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认同,在交流的同时传播和弘扬本族语文化。
“第三空间”的理念给课程思政的“思政”提供了思路和路径。 “第三空间”理论强调本国文化是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起点,在本族语语言文化与外来语语言文化的中间地带,建立双向交流的桥梁;而课程思政在外语教学这一方面则旨在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强调文化输入的同时,不能忽略文化的输出,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与“第三空间”理论相结合,平衡目的语文化的输入与本族语文化的输出,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充分发挥大学英语隐性教育课程思政的功能,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四、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
课程思政其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具象化地体现出了协同育人的育人理念,在加强学生技能知识学习的同时,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一)革新育人理念
教育界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 随着“三全育人”理念要求的提出,大学英语课程融合课程思政这一理论要素,不仅要完成其课程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进行思想政治的引导,实现外语教学与思政教育二合一的全新育人理念。
(二)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被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 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政功能的定位是有所不同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是以显性教育的方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大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的通识教育课程则是凭借隐性教育的方式登上育人的大舞台,“润物细无声”地将学生浸润在思政教育的课堂之中。
(三)深化文化认识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具有通过中外文化和时政对比讲授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大政方针理解的固有优势,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 大学英语课程融入“第三空间”以及“课程思政”两个理论要素,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外来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拓展传统文化价值观。 背靠祖国优秀文化的大山,强化文化意识,本族语文化与外来语文化输入两手抓,避免中西方文化输入比例失衡。 “第三空间”理论强调学生从本族语语境出发,了解和学习西方外来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穿插在教学环节之中,利用大学英语的隐性课程功能,将本族语文化意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摒弃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动机,增强学生对本族语文化的自信心。 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文化输出功能的培养,让当代青年学子了解和学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五、 实现课程思政功能的途径
如何做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是高校英语教师面临的共同难题。
(一)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
教师的“思政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有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不仅仅依托于理论依据,还要依靠教师自身的思政能力。 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国文化素养和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外来语文化与中国文化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 丰富课程内涵,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育人功能,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当代青年学子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离不开对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紧抓以课堂教学环节为主的第一课堂,结合外语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进行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相融合;把握以课外活动环节为主的第二课堂,课堂内容与课外活动相统一,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依托以实践活动环节为主的第三课堂,将学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在实践中化为学有所得,实现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内化吸收,使学生在习得英语知识、获得英语技能的同时,塑造优良的思想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广泛利用思政资源
以“第三空间”文化观为抓手,进一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以“第三空间”理论为依托,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加入课程思政的内容、穿插时政信息,使课程具有价值引领、文学性、示范性、时代性意义,实现大学英语隐性思政的思想引领价值。 大学英语课程教材是教师授课内容的主要依托。 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课程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授课重点,都将中心偏向于西方外来文化的输入,教材内容选定的失衡是引起专业化思政功能发挥失调的主要原因。 因此,广泛利用思政资源、把思政内容巧妙融入教学之中变得尤为重要。
六、 结语
在新时代“大思政”教育背景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势所趋。 教学工作者应在“第三空间”视域下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功能,从思政功能出发,最终实现“思政”这一要旨。 与此同时,“第三空间”理念的加入,为多元文化交流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大学英语课程也不再是单一的文化输入,而是多元文化并存、多元价值观交流碰撞的大舞台。 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有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使大学英语课程不再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实现语言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国家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