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途径

2020-11-25王占芬

名师在线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师应初中语文学科

王占芬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甘肃武威 733299)

引言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阅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阅读的最终目的是知识的储备和积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培养综合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1]。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人才标准的提高,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应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注重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在新的学科和知识领域探索新的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初中阅读教学效果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得不到提升,与教师的教学观念老旧和教学方法传统有很大关系。许多教师虽然高度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但是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有很大的不足。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在教与学之间形成真正的互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这样,学生在教师那里学到一个“点”,然后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可以扩展成一个“面”。否则,教师教给学生的是一个“点”,而学生最终掌握的仍然是这一个“点”,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致学习效率低。

二、开展横向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阅读能力不单体现在语言能力层面,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从语文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讲,阅读能力和其他语文基本功的掌握是不能分离的,它们在实际应用方面是紧密结合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手段上进行融合,采取横向教育方式,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3]。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观后感和想法记录下来,从而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方向感。

三、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变革,提升阅读教学水平

阅读是学生获取各种资讯、信息的渠道。只有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才能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4]。这个阶段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对阅读内容的记忆最为深刻。阅读内容的质量好坏会对初中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他们未来的职业。因此,教师要秉持“快乐学习”的教育思想,营造和谐、民主的阅读氛围,应满怀热情、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千万不要面无表情地进行教学,不要在课堂上设立太多的规则。学生想回答问题可以直接站起来就说,说完可以马上坐下来。复杂、紧张的课堂不利于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而学生和教师自由探讨,可以将阅读教学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水平取决于其提问水平。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水平越高,教学质量就越好。课堂问题的设计,应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来制定,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效[5]。学生在开始阅读时可能对每一篇课文都不大感兴趣,但对课堂问题会很感兴趣。这些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促使他们的思维得以启发和开拓,拓展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培养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还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将其作为教学任务和目标去实现。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应充分认清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6]。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成长和提高。

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是设置疑问。设置疑问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开拓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7]。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会设置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和作用。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会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产生间接影响,甚至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添人文主义色彩。

一个高效、积极、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会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在上课前,教师要设计合理、有趣的引导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使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和兴奋的情绪。即使学生的理解有偏差,教师也不能轻易下结论去否定,而是要认真听取学生的理解和想法,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其找到正确的方向[8]。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单词和句子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背诵精彩段落和著名文章。

五、多媒体辅助课内阅读,促进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方法

应用多媒体设备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应以学生的审美情趣为阅读教学的起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终点。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教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本意,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感知内容,品味课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在学生掌握教学要点的基础上,根据多媒体课件中呈现的材料,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所用的写作方法。

在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不同的语文单元找其特殊点,采取有趣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有趣,避免呆板生硬,使课本内容通过教师的编排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更具有吸引力。在同单元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逐篇进行阅读理解,还要将同单元的不同文章进行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文章的区别和相似点,以培养学生比较、总结、归纳的能力。这种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文章中寻找答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和热情。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获得提升。通过对同单元文章的比较阅读,学生能够准确掌握不同文章的写作特点,并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

结语

总之,阅读的最终目的是知识的储备和积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培养综合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获得综合提升,也为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初中语文学科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学科新书导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超学科”来啦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